[实用新型]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4284.2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盈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黄小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长方 体式 电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包括壳盖、控制板和底壳,壳盖和底壳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控制板容置在空腔上且控制板的接线端子位于开口上,开口位于接线端子两侧的部分形成出风口;控制板远离开口的位置上设有预留部,壳盖对应预留部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预留部位于风扇和控制板之间的部分形成出风通道;壳盖设置风扇的位置上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纳驱动电源的盒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一种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电源盒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体积大,从而导致其占用空间大,且现有的电源盒表面有通风散热孔,通过空气流通散热,从而使其散热效果较差,进而导致LED电源盒的内部电子元件使用寿命变短,因此,急需一个新型的设计来解决以上的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包括壳盖、控制板和底壳,所述壳盖和底壳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控制板容置在所述空腔上且所述控制板的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开口上,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接线端子两侧的部分形成出风口;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开口的位置上设有预留部,所述壳盖对应所述预留部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风扇,且所述预留部位于所述风扇和控制板之间的部分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壳盖设置所述风扇的位置上设有进风口。
其中,所述底壳的两侧壁均设有内凹部,且所述内凹部的其中一边沿所述底壳的长度与所述侧壁形成条形散热孔。
其中,所述底壳相对于开口的一侧也设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其中一边与所述底壳相对于开口的一侧形成条形散热孔。
其中,所述控制板上还设有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紧贴所述内凹部的内壁,且所述开关管的引脚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其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为铝镁合金材质制成,且所述压板上设有螺丝孔,所述压板一端抵持在所述内凹部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开关管上,且通过螺钉将所述开关管固定在所述凹陷部上。
其中,所述壳盖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多个条形通孔,多个所述条形通孔形成第二出风口。
其中,所述底壳的高度为30-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带有风扇的电源盒结构,是通过风扇转动产生的负压将内部的热量带出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的长方体式电源盒结构,通过壳盖和底壳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且控制板容置在空腔上后接线端子位于开口上,开口位于接线端子两侧的部分形成出风口;控制板远离开口的位置上设有预留部,壳盖对应预留部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预留部位于风扇和控制板之间的部分形成出风通道;壳盖设置风扇的位置上设有进风口,这样,可以通过壳盖的进风口进风,风扇转动时,通过壳盖的进风口进风,产生的风通过预留部形成的进风导通进入到空腔内,再通过接线端子两端的开口形成的出风口出风,进而将热量带出,散热效果更加突出;且在底壳的两侧壁均设有内凹部,且内凹部的其中一边沿底壳的长度与所述侧壁形成条形散热孔,由于底壳的侧壁与控制板更为接近,在底壳的侧壁自然形成条形散热孔,减小了散热的路径,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盈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盈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压接拉力检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乘坐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