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5791.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加林;张公胜;李正;李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旭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 |
地址: | 201607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观 检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载具盘、固定架、第二移动机构、检测镜头、控制器和瓷棒载具板,载具盘设置在第一移动机构上,瓷棒载具板设置在载具盘上,瓷棒载具板上设有多个供瓷棒插入的承接孔,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检测镜头设置在第二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瓷棒载具板前后移动,并控制检测镜头左右移动,检测镜头摄取瓷棒载具板上的瓷棒的影像,并将摄取的影像传送到外部设备,在外部设备的显示器上可逐个观看瓷棒的外观,方便了对瓷棒的外观检查,提高了检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陶瓷芯(瓷棒),又称陶瓷插针体,是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精密对中的圆柱体,中心有一微孔,用作固定光纤。
光纤陶瓷芯(瓷棒)一端端部的圆周侧面上设有凹槽,加工完成的光纤陶瓷芯,使用前需通过显微镜等检测设备对光纤陶瓷芯上的凹槽形状进行检测,防止凹槽处存在缺口、崩角等缺陷,影响光纤陶瓷芯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光纤陶瓷芯的凹槽检测时,由操作者将光纤陶瓷芯逐个在检测设备下检查,由于光纤陶瓷芯的体积小、数量多,检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可方便的对瓷棒的外观进行检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瓷棒外观的检查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载具盘、固定架、第二移动机构、检测镜头、控制器和多个瓷棒载具板;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固定设置,所述载具盘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载具盘移动;
所述多个瓷棒载具板设置在所述载具盘上;
各所述瓷棒载具板设有多个承接孔,所述多个承接孔在所述瓷棒载具板上呈矩阵均匀布设,各所述承接孔分别用于供瓷棒插入;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检测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检测镜头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且所述检测镜头用于摄取所述瓷棒载具板上的瓷棒影像,并将摄取的瓷棒影像传送至外部设备,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检测镜头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缸和第一连接板;
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缸上,所述第一电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移动;
所述载具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缸和连接支架;
所述第二电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缸上,所述第二电缸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支架移动;
所述检测镜头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架体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支架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缸上,且所述支架架体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旭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旭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5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