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机头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8527.X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富;蔡崧;朱开钰;黄俊;罗波;雷枫桥;王冲;叶云凯;宋维东;张渝;龙建华;李小平;刘科言;王驰;王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3/12 | 分类号: | F41A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机头 向导 杆受力式抽壳 机构 | ||
一种小型机头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包括机头体、拉壳钩簧和拉壳钩,拉壳钩通过拉壳钩轴连接在机头体上,机头体的杆部沿拉壳钩槽左右对称设有斜向导引孔,导引孔为阶梯孔,导引孔的大径孔向拉壳钩尾部倾斜延伸,导引孔内设置有拉壳钩簧导杆,拉壳钩簧套设在拉壳钩簧导杆上,并置于导引孔的大径孔内,拉壳钩尾部向左斜下方延伸设有工作斜面,拉壳钩簧导杆的头部始终顶在拉壳钩尾部的工作斜面上,用于消除拉壳钩在机头体上轴向和径向的间隙,防止拉壳钩翻转。本实用新型采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可大幅度减小枪械体积,在减小全枪重量的同时,提高抽壳机构容簧空间,降低拉壳钩簧所需应力,提高自动武器抓壳和抽壳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的抽壳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机头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
背景技术
国外AR系列步枪如M16、M4等,抽壳机构中采用的受力方式为无导杆垂直于机头体轴心线抽壳机构结构,其优点是机头直径尺寸小,但是拉壳钩簧簧力小,部分类M4的拓展产品只能在拉壳钩簧中心增加小型橡胶柱来增加拉壳钩簧簧力。且不能消除在机头轴向的间隙,工作时机头的拉壳钩钩距不稳定,在闭锁时对拉壳钩抓壳不利。国外AK系列和国内56冲系列、81式步系列、95/95-1式班用枪族,抽壳机构采用的受力方式为无导杆平行于机头体轴心线抽壳机构结构,其优点是能消除拉壳钩在机头体上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间隙,在闭锁时对拉壳钩抓壳有利,但是拉壳钩轴中心距拉壳钩钩齿距离小,抱弹距变化大,同时机头结构尺寸较大,导致整枪结构大、重量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机头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可大幅度减小枪械体积,在减小全枪重量的同时,提高抽壳机构容簧空间,降低拉壳钩簧所需应力,同时消除拉壳钩在机头体轴向和径向的间隙,提高自动武器抓壳和抽壳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自动机工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机头用斜向导杆受力式抽壳机构,包括机头体、设置在机头体内的拉壳钩簧和连接在机头体拉壳钩槽内的拉壳钩,所述拉壳钩通过拉壳钩轴连接在机头体上,机头体的杆部沿拉壳钩槽左右对称设有斜向导引孔,所述导引孔为阶梯孔,导引孔的大径孔向拉壳钩尾部倾斜延伸,导引孔内设置有拉壳钩簧导杆,拉壳钩簧套设在拉壳钩簧导杆上,并置于导引孔的大径孔内,所述拉壳钩的尾部向左斜下方延伸设有工作斜面,拉壳钩簧导杆的头部始终顶在拉壳钩尾部的工作斜面上,用于消除拉壳钩在机头体上轴向和径向的间隙,防止拉壳钩翻转。
优选的,所述拉壳钩簧导杆呈阶梯圆柱体,包括头部、圆柱部和杆部,所述圆柱部置于导引孔的大径孔内,与导引孔的大径孔配合,用于对拉壳钩簧导向,所述头部为球头状,通过拉壳钩簧始终顶在拉壳钩尾部的工作斜面上,所述拉壳钩簧套在拉壳钩簧导杆的杆部,一端抵在大径孔内,另一端抵在拉壳钩簧导杆的圆柱部。
优选的,所述导引孔与机头体轴心线夹角为40°±10°。将导引孔设计布置在机头体杆部上,无需增大机头体杆部外径,其杆部外圆直径能控制在φ14.2毫米以下。
优选的,所述拉壳钩尾部的工作斜面与机头体轴心线夹角为40°±10°。在不增大机头体杆部外径的条件下,有利于增大拉壳钩簧力与拉壳钩轴心的距离,用较小簧力就能达到实现大扭距效果,提升了抽壳机构抱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机头体上对称设置斜向导引孔,并在导引孔内设置拉壳钩簧和拉壳钩簧导杆,将拉壳钩尾部设置为倾斜的工作斜面,拉壳钩簧导杆的头部设置为球头状,对称设置的拉壳钩簧导杆头部顶在拉壳钩的工作斜面上,为拉壳钩提供一定扭矩,防止拉壳钩翻转,同时消除拉壳钩在机头体上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间隙,提升拉壳钩工作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2、机头体的两个斜向导杆受力方式,从结构上有利于增大拉壳钩簧与拉壳钩轴心的距离,用较小簧力就能实现大扭距效果,提升了抽壳机构抱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8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