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9198.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高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贴片式骨 传导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包括麦克风、功放和骨传导振子,所述的功放对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以后通过接触在头部骨骼的骨传导振子;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包括振动弹片和设置在振动弹片两侧的极性相反的压电陶瓷片,所述的压电陶瓷片分别通过导线与功放的输出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将骨传导振子贴到头部骨骼上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满足市场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
背景技术
声波通过头骨振动直接传至内耳而不经过鼓膜,这也是人们听到自己声音的一种方式,这种声音传播方式就是骨传导。利用这种骨传导原理制造的助听器,就称之为骨传导助听器。
与气传导方式的助听器一样,骨传导助听器也广泛地为听力障碍人士使用。与传统的气传导方式的助听器不一样的,骨传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骨传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震荡器压紧在颅骨上,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直接震动骨迷路——骨传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8572431 U公开了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包括:传导单元和连接并控制所述传导单元的控制器,所述传导单元包括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所述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可折叠关节的一端枢接,每一所述可折叠关节另一端与所述悬臂连接,在两所述悬臂上分别设置有一助听器模块。该骨传导助听器采用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组成的传导单元将助听器模块中的震荡器压紧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这样的骨传导助听器帮助听力障碍的人。但是,这样的骨传导助听器采用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组成的传导单元结构非常复杂,且这些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变形失能,不能满足听力障碍者的要求。而颅骨每个部位都可传导,特别是额部、颞部、乳突部及颅顶部甚至上颌牙齿均可传导声音。本骨传导装置可根据本人爱好需要贴敷或固定在任何部位,不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骨传导助听器采用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组成的传导单元结构非常复杂,且这些支架、可折叠关节及悬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变形失能,不能满足听力障碍者的要求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包括麦克风、功放和骨传导振子,所述的功放对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以后接接触在头部骨骼的骨传导振子;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包括振动弹片和设置在振动弹片两侧的极性相反的压电陶瓷片,所述的压电陶瓷片分别通过导线与功放的输出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将骨传导振子贴到头部骨骼上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满足市场的需要。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中:在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外还包裹了一层弹性保护层,保护层表面可为肉色,与周围皮肤颜色相同。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中:所述的振动弹片为中间具有通孔圆形薄片。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中:所述的振动弹片的厚度为0.1~0.3mm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贴片式骨传导助听设备中:在所述的麦克风的输出与功放的输入之间还设置有音频滤波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原理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骨传导振子正视图。
附图3是附图2A-A方向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高,未经张云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