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机用自动排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120.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9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长江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03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机用自动排屑装置,包括排屑转盘,所述排屑转盘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机工作台,所述齿轮机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架,所述排屑转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屑用扇叶,所述排屑转盘的上端面贯穿有切削油回流孔,所述排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外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削油回流出口。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化排屑可以充分较少车间工作人员打扫工作区域的时间,缓解车间工作人员的疲劳,可以将切屑自动输送到切屑容纳箱内,同时避免了切屑飞溅,造成切屑浪费,可以将切削油充分回收,避免切削油飞溅到工作区域造成浪费,降低了切屑中混有的切削油的浪费量,为车间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机用自动排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产节奏的加快和机床加工效率的提高,传统的人工清理切屑已经不能满足快速生产的需要。人工清理切屑比较困难,对清理工具损伤比较大,人工清理费时费力。由于切屑飞溅,在清理完成后并不能保证可以清理干净,容易出现残留,导致碎屑的浪费不利于充分回收切屑,切屑中混有一定量的切削油,在清理时往往直接将这一部分切削油浪费掉,在切削过程中切削油飞溅使的齿轮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很差,同时不利于切削油循环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齿轮机用自动排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排屑转盘,所述排屑转盘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机工作台,所述齿轮机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架,所述排屑转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屑用扇叶,所述排屑转盘的上端面贯穿有切削油回流孔,所述排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外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削油回流出口,所述外侧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前侧设置有转盘出屑口,所述外侧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转盘出屑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切屑输送槽,所述切屑输送槽的下部设置有滴落油接纳箱,所述切屑输送槽的内部设置有漏油板,所述漏油板的远离外侧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切屑容纳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用扇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过排屑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转盘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排屑转盘下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V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表面与齿轮机工作台的外表面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侧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的外表面与排屑转盘的外表面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转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外侧壳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内接油槽,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位于内接油槽的上部,所述切削油回流出口与内接油槽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与齿轮机工作台的大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齿轮机用自动排屑装置可以充分较少车间工作人员打扫工作区域的时间,缓解车间工作人员的疲劳,可以将切屑自动输送到切屑容纳箱内,同时避免了切屑飞溅,造成切屑浪费,可以将切削油充分回收,避免切削油飞溅到工作区域造成浪费,降低了切屑中混有的切削油的浪费量,为车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长江齿轮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长江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临床用重症束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