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452.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姚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失禁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包括稀便带,所述稀便带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稀便带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稀便带的顶部中间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右端连接有肛管,所述肛管的底部连接有气囊充气管,所述肛管的顶部设置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底端设置有冲洗管支撑架,所述肛管的右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肛管的右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顶部调节把手,通过转动调节把手使控制阀关闭,防止在对肛管进行冲洗时冲洗液流进患者直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肛管不能冲洗,无法准确计录引流量,而且现有的肛管无法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插管,会对患者的直肠造成伤害,影响患者的恢复,现有的肛管固定效果非常不好,容易造成稀便溢出,滋生细菌,危害患者的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以解决现有的肛管固定效果非常不好,容易造成稀便溢出,滋生细菌,危害患者的健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肛管,包括稀便带,所述稀便带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稀便带的表面左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稀便带的顶端设置有挂环,所述稀便带的顶部中间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右端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右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右端设置有肛管,所述肛管的底部连接有气囊充气管,所述气囊充气管的右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右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肛管的顶部设置有冲洗管支撑架,所述冲洗管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囊,所述挤压囊的顶端设置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底端设置有冲洗管支撑架,所述肛管的右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肛管的右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顶部调节把手。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插接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插接杆的外壁底部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气囊向外凸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气囊的方向与所述肛管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肛管上靠近气囊的一端设置有臀贴。
所述排放口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排放口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器与第一引流管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固定环,使固定环带动第二插接杆向上移动,使第二插接杆脱离第一插接杆,方便快速的对稀便带进行更换,大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臀贴通过粘接层将其黏贴固定在患者臀部的皮肤上,从而能够通过增设臀贴进一步提高肛管的固定效果,无需采用针缝方式,有利于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伤口不易感染,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稀便带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能够准确计录引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稀便带、2排放口、3刻度线、4调节把手、5连接组件、51第一插接杆、52通孔、53第二插接杆、54固定环、55限位块、6第一引流管、7调节器、8控制阀、9连接头、10肛管、11气囊充气管、12阀门、14进气口、15 冲洗管支撑架、16挤压囊、17冲洗管、18支撑架、19气囊、20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重料仓
- 下一篇:一种砂纸机尾料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