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料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462.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斗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料斗机构,包括收尘机和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包括导流板和外壳,所述外壳为环状结构,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环上,所述导流板之间相互组成倒料口,所述导流板为斜向设置,且其斜面朝上,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收尘孔,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收尘腔,所述收尘孔与所述收尘腔连通,所述收尘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收尘机连通。直接利用倒料斗进行收尘,粉尘从上往下吸入收尘腔中,再吸入收尘机中,无需设置收尘罩,且可与熟料近距离接触,缩短了收尘机构与粉尘的距离,提高了收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熟料倒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料斗机构。
背景技术
在卡车往熟料倒料口倾倒熟料时会有严重的扬尘,倒料室内浓尘弥漫,室外也有不少粉尘飘出,污染了环境,同时也对从事倒料作业的司机及周边工作人员带来了粉尘危害。
目前,对粉尘的处理,一般在倒料斗的上方设置一个大型的收尘罩,收尘罩连通收尘机,收尘机启动后会产生吸力,将收尘罩附近的粉尘吸入。
现有的收尘机构,主要依赖收尘罩进行吸尘,粉尘从下往上吸入收尘机中,为了不妨碍正常倒料作业,收尘罩需与倒料斗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由于收尘机的功率有限,扬尘过大,收尘罩距离过远,且收尘罩空间太开阔等的综合原因,导致收尘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倒料斗机构,倒料斗自带收尘功能,无需依赖收尘罩。
一种倒料斗机构,包括收尘机和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包括导流板和外壳,所述外壳为环状结构,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环上,所述导流板之间相互组成倒料口,所述导流板为斜向设置,且其斜面朝上,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收尘孔,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收尘腔,所述收尘孔与所述收尘腔连通,所述收尘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收尘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倒料斗进行收尘,粉尘从上往下吸入收尘腔中,再吸入收尘机中,无需设置收尘罩,且可与熟料近距离接触,缩短了收尘机构与粉尘的距离,提高了收尘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料斗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上位于所述收尘孔的上部设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凸出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之间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收尘腔的底部为斜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尘腔的底部的斜向方向为远离所述导流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收尘腔的底部设有除杂盖,所述除杂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门栓与所述外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分布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管路的外表面包绕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为朝向所述外壳的渐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倒料斗机构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尘机,2-加料斗,21-导流板,211-收尘孔,212-防护条,22-外壳,221-除杂盖,23-收尘腔,24-倒料口,25-加强杆,3-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未经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
- 下一篇: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