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509.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朱建宇;王志成;张毅;郑光耀;李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5 | 代理人: | 奚秀锋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神经 手术 定位 导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包括内窥管,所述内窥管下端内壁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设有环形插块,所述环形插块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下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通气孔上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延伸至所述内窥管外侧一端连接有弹性充气袋,所述弹性充气袋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内窥管上端设有固定翼。有益效果:在穿刺时候,对脑组织损伤小,清除血肿过程中对脑组织无损伤,可以观察整个穿刺过程,及时发现出血点并止血,保证穿刺准确性,避免过深而造成脑深部结构损伤,可以在手术中进行冲水,起到冲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镜手术定位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该手术的操作,首先要用内镜导引器建立一个手术通道,才能应用内镜及相关器械进行血肿清除。但是,目前临床上还缺少一种方便、实用、操作简单、成本不高的内镜导引器,主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针筒式,此种类似注射器,插入到血肿位置后,拔除活塞,在通道内进行血肿清除。此装置有以下缺点或不足:1、置入时处于盲插状态,无法观察穿刺深度和进程,易损伤脑组织;2、拔出活塞时候,会产生一定负压,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3、活塞针芯不固定,容易移位,过长则突出套筒外,过短则退入套筒内,两种情况均可造成脑组织损伤。另一种为鸭嘴式,该装置呈鸭嘴状,闭合状态下插入脑组织,到达血肿部位后,扩张开鸭嘴,显露并清除血肿。该装置有以下缺点:1、鸭嘴式结构非圆形,穿刺时容易损伤脑组织;2、到达血肿位置后,扩张鸭嘴时,鸭嘴两侧的边缘会损伤脑组织;3、鸭嘴结构所形成的操作通道,不是封闭的环形通道,而是两侧开放的,这样会造成清除血肿过程中脑组织疝入到通道内,引起脑组织损伤;4、该装置也存在盲插的弊端。由于相应器械的缺乏,临床医生也自行制作各式各样的简易通道清除血肿,大多数较简陋、应用价值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包括内窥管,所述内窥管下端内壁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设有环形插块,所述环形插块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下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通气孔上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延伸至所述内窥管外侧一端连接有弹性充气袋,所述弹性充气袋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内窥管上端设有固定翼。
进一步的,所述内窥管为透明管,所述内窥管上设有刻度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透明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内窥管上设有注液口,所述内窥管下面设有出液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设有注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延伸至所述内窥管外侧一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有输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送气管上设有测压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送气管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内窥管的下端管壁为圆滑状管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神经内镜手术定位导引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大展示面积的展示柜
- 下一篇:一种喷洒角度可调式摇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