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及采用其的卷扬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2623.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徐武庆;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6 | 分类号: | B66D1/56;B66D1/36;B66C13/1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限位 电路 采用 卷扬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电路由外接二相电源供电,外接二相电源与开关电源的输入端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正接口与中间继电器线圈KA一端相连,中间继电器线圈KA另一端通过第一常开开关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负接口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负接口还与门机钢结构其卷扬筒的升降电路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还并联有闪光式蜂鸣器,闪光式蜂鸣器的并联电路上接入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本实用新型整改原有电路,在双重电路保护的情况下,门机作业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重新选型安装闪光式蜂鸣器,可以有效提醒作业中的司机;加装钢丝绳压绳器,降低钢丝绳跳槽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及采用其的卷扬筒结构。
背景技术
301#门机的起升机构因卷筒钢丝绳跳槽造成一系列损失。经检查发现,301#、302#、中4#门机起升机构的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已老化、破损,达不到保护效果。并且起升卷筒处未安装钢丝绳压绳器,所以钢丝绳极易散乱。当经验不足的门机司机在作业中遇到钢丝绳跳槽时,若不能及时得到预警,极易导致钢丝绳跳槽故障加剧,致使起升钢丝绳磨损严重甚至报废,也使得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原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存在的问题:因门机工作环境较为嘈杂,当蜂鸣器报警时,很难及时引起司机的警惕。导致司机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故障。并且这种单一依靠司机临危反应来处置设备故障的做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旧的线路老化,存在部分区域接触不良,导致报警器被频繁的错误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整改原有电路,在双重电路保护的情况下,门机作业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作业中可有效提醒司机,并能降低钢丝绳跳槽的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电路由外接二相电源供电,外接二相电源与开关电源的输入端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正接口与中间继电器线圈KA一端相连,中间继电器线圈KA另一端通过第一常开开关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负接口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负接口还与门机钢结构其卷扬筒的升降电路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还并联有闪光式蜂鸣器,闪光式蜂鸣器的并联电路上接入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接两相电源通过空气开关Q1与开关电源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正接口通过开关SB1与中间继电器线圈KA一端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常开开关的两端并联有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闪光蜂鸣器型号为:AD16-22SM(DC12V/DC24V AC220V)或江苏华能电子的HND-5037直流电压电蜂鸣器(12V、110分贝)或西门子原上海二工APT闪光蜂鸣器AD16-22SM/R31(红色220V带声音);第一常开开关通过控制器与卷扬筒钢丝绳松动传感器电连接,当卷扬筒上的钢丝绳松动时,第一常开开关闭合,由此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接通,其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线圈KA得电,则中间继电器的两个常开开关KA1、KA2动作(也即闭合),闪光式蜂鸣器报警、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与卷扬筒升降控制电路接通,PLC开始动作,控制起升断电制动。老化电缆线更换新线保障安全可靠。重新选型安装闪光式蜂鸣器,可以有效提醒作业中的司机。有效利用中间继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触点,常开触点控制闪光式蜂鸣器,常闭触点串进升降控制电路同时反馈给PLC。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采用门机钢丝绳防松限位电路的卷扬筒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门机结构钢上的卷扬机卷筒,卷筒表面设置绳槽,卷筒上绕设钢丝绳,绕设的钢丝绳位于绳槽内,门机结构钢上设置位于绳槽一侧的传感器;卷筒的一侧设有旁压式导绳器,旁压式导绳器其压辊表面设有至少两道互相平行的环形槽,环形槽与绕设在卷筒表面的钢丝绳相适配。此旁压式导绳器改变以往光面压辊的形式,采用与绳槽配合以更好压住钢丝绳的槽面形式,压绳效果更加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2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斗中承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干式开启式螺杆盐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