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661.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8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谋聚元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02 | 分类号: | A23G3/02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13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橄榄 果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糖渍池,糖渍池的底部四角设有支撑柱,糖渍池的两侧上端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有液压杆,液压杆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顶板,顶板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顶板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部固定有转盘,转盘上均匀嵌设有多个网状筒,糖渍池的内侧设有过滤网,糖渍池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糖渍池底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对称安装有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对糖液进行搅拌,同时电加热板对糖液进行加热,使其保持流动状态从而提高糖渍效果,并且可对糖液进行回收,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生长期1-3年。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果脯是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和整理包装等主要工序制成的食品,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种类繁多,著名传统产品有苹果脯、酸角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橄榄果脯等。功效作用方面,果脯具有增进食欲、强身健体、滋阴补虚等功效。老少皆宜,每次20克左右。果脯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糖渍工艺,而现在的橄榄糖渍技术主要是是果脯放入糖液中,经过搅拌,加压进行糖渍,这样不仅糖渍缓慢,而且果脯收集起来十分的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滇橄榄果脯糖渍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糖渍池,所述糖渍池的底部四角设有支撑柱,所述糖渍池的两侧上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顶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匀嵌设有多个网状筒,所述网状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匹配设有筒盖,所述网状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孔,所述网状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糖渍池的内侧设有过滤网,所述糖渍池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糖渍池底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对称安装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糖渍池的一侧底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糖渍池的内壁嵌设有电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匹配设有封口塞。
优选的,所述糖渍池的底部嵌设有与所述搅拌轴匹配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液管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谋聚元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元谋聚元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厨具存放用防灰尘橱柜
- 下一篇:一种牙模固定于颌架的铸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