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371.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2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常;孙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切下料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驱动系统、夹紧系统、横向进给系统,驱动系统同步连接有夹紧系统;横向进给系统滑动连接有纵向进给系统,纵向进给系统垂直于横向进给系统,纵向进给系统连接有下料系统的一端,下料系统的另一端位于夹紧系统的夹持操作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对于不同金属材料以及不同尺寸的材料进行下料,节约能源以及获得棒料的断口平整,没有冲剪下料的马蹄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棒料下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切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棒料在许多机械零件中被广泛用到,例如各种冷、热挤压件和模锻件、金属链条、轴承以及各类轴类零件等,但凡与短轴相关的零件加工几乎都有棒料的下料工序。目前,工业生产中金属棒料的下料通常采用高速带锯锯切和冲床剪切下料相结合的传统下料方法,该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以及断面质量差等问题。
传统的下料方法有锯切下料和剪切下料,这两种下料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能获得平整的断面,但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等缺点。为此,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对金属棒料采用剪切下料,但是剪切下料方法所下毛坯端变形较大,尺寸精度低,材料浪费严重同时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切下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切下料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驱动系统、夹紧系统、横向进给系统,驱动系统同步连接有夹紧系统;横向进给系统滑动连接有纵向进给系统,纵向进给系统垂直于横向进给系统,纵向进给系统连接有下料系统的一端,下料系统的另一端位于夹紧系统的夹持操作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
夹紧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第一中心轴,第一中心轴远离的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第一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回转体,第一回转体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接有第一三爪卡盘;第二支撑架底部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有配套的第三滑轨,第二支撑架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有第二中心轴一端,第二中心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回转体,第二回转体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固接有第二三爪卡盘,第二三爪卡盘和第一三爪卡盘(位置相对应。
横向进给系统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滚珠丝杠的一端,第一滚珠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第一丝杠螺母上端面通过连接件与移动板底面固接,移动板沿第一滚珠丝杠方向底面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平行设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有配套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移动板上表面连接有纵向进给系统。
纵向进给系统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滚珠丝杠的一端,第二滚珠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的一端。
下料系统包括轴瓦,轴瓦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丝杠螺母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于不同金属材料以及不同尺寸的材料进行下料,节约能源以及获得棒料的断口平整,没有冲剪下料的马蹄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的夹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的横向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切下料装置的纵向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果树修剪刀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滇橄榄果汁杀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