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384.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衡;郭敬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大成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5/00;E03B7/02;E03B7/07;E03B11/12;E03B11/16;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位 蓄能 智能 感知 变量 变压 供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包括隔膜式气压罐、电控柜、供水主管、供水支管,隔膜式气压罐安装在建筑物顶端,供水主管的进水端位于地面,供水主管的出水端与隔膜式气压罐相连,供水主管上设有主水泵,供水支管两端并接在主水泵两端,供水支管上设有辅助水泵,供水主管上设有流量计、进水压力传感器、出水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进水压力传感器、出水压力传感器均连接电控柜。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式气压罐直接安装于高层建筑的楼顶,因而避免了水质二次污染且增加了顶层用户的用水压力,提升了蓄能效率,不但保证了水质安全,而且提升了供水设备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在八十年代前,自来水所采用的楼顶水箱重力供水方式,以蓄能供水效率高及水压平稳的优点得到普遍应用,但该供水方式也存在以下两大缺陷:一、由于楼顶水箱与大气相通,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二、由于采用楼顶水箱重力供水,故顶层区域住户用水压力偏低。
在九十年代为克服以上缺陷,故去掉楼顶水箱,改由变频恒压方式供水,此方式虽然解决了楼顶水箱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供水效率偏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出水端配置一个空气蓄能罐,当用水低谷小流量水泵停机时,由蓄能罐内的压缩空气挤出罐内的水,以实现不间断供水,直至蓄能罐内压力降低到供水压力下限,将再次启动水泵供水并同时再次蓄能。这在低层建筑供水时,蓄能罐的供水效能与体积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但是沿用至高层建筑时,在相同供水压力差的条件下,要维持同等的水量,必须成倍的增加蓄能罐的体积,相应的还有蓄能罐承压等级的提高。
目前自来水加压供水设备将空气蓄能罐安装在一层或负一层,这是因为:其一,自来水加压供水设备最初的产品配置形式被习惯地一直沿用保留下来,习惯成自然。其二,如果要将蓄能罐安装到建筑物的顶端,必须要有其相应的安装建筑空间。而现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关于气压蓄能罐的描述均为供水设备的组成部件,安装于地面一层或负一层的水泵房内,相应的建筑结构和管道设计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从产品到设计,气压蓄能罐都是与水泵一同安装的,这与供水设备产品性能是一致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现有气压蓄能罐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出于成本和安装空间的原因,安装于设备出水端的空气蓄能罐的体积一般在0.06-3.53m3之间,若供水压力范围0.9-1.0Mpa,对应压力差0.1 Mpa时的蓄能伸缩供水体积只有整个罐体的十分之一,即0.006-0.353 m3。目前广泛应用的气压罐,在同等体积的条件下,根据P1*V1=P2*V2,供水压力越高,其蓄能调节供水量就越小。传统供水设备在0.9-1.0Mpa气压蓄能罐供水条件下,一小时需要启动水泵5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蓄能效率高的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包括隔膜式气压罐、电控柜、供水主管、供水支管,隔膜式气压罐安装在建筑物顶端,所述供水主管从地面延伸至建筑物顶端,供水主管的进水端位于地面,供水主管的出水端与隔膜式气压罐相连,供水主管上位于地面部分设有主水泵,所述供水支管两端并接在主水泵两端,供水支管上设有辅助水泵,所述供水主管上主水泵两侧、供水支管上辅助水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止回阀和流量开关,所述供水主管上位于主水泵与供水主管进水端之间位置处设有流量计和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供水主管上位于主水泵与供水主管出水端之间位置处设有出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开关、流量计、进水压力传感器出水压力传感器,均连接电控柜。
上述具有高位蓄能及智能感知的变量变压供水设备,所述供水主管出水端上设有自动排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大成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大成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头足类生物的柔性触腕
- 下一篇:折弯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