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420.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妍丽;刘淼;王劼;王建勋;温国娜;杨慧娟;张勇;蔡秀凡;李晓芳;季文杰;陶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束 张力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一种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导向槽、张力调节辊和调节单元,两所述支撑座左右相对设置;在各所述支撑座的相对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张力调节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张力调节辊为两根;所述调节单元调节两所述张力调节辊之间的夹持力。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运行安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且便于进行丝束的排布,保障丝束在织布过程中张力均衡一致,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本申请能够解决丝束的跳线和断经的问题,使得丝束的张力得到均匀一致化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因为断经和跳线造成停机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纺织加工过程中,布机对丝筒架上的丝线给予相等张力,但是因布架的摆放位置不同,使布架上不同位置的丝束最终表现出不同张力,进而造成纺织出的布匹出现跳线、断经等质量问题。基于以上纺织过程中丝束张力不均匀的缺陷,需要设计一种丝束张力调整装置,以达到纺织加工过程中丝束间张力相同,减少、克服因张力不均匀造成产品跳线、断经等质量问题,使产品物性均匀、外观完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解决丝束的跳线和断经的问题,使得丝束的张力得到均匀一致化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因为断经和跳线造成停机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包括:
支撑座,两所述支撑座左右相对设置;
第一导向槽,在各所述支撑座的相对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
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调节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张力调节辊为两根;以及
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调节两所述张力调节辊之间的夹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相交设置;非纺织作业状态下,其中一所述张力调节辊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优选地,所述张力调节辊包括:
辊体;
外套层,其匹配套设在所述辊体上;以及
轴承,在所述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匹配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卡块,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在所述卡块中部设置有通孔;
压力调节棒,所述压力调节棒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力调节棒的底端设置有施压端头,所述施压端头与相应的所述张力调节辊贴合顶撑;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施压端头与所述卡块之间的压力调节棒上,用于驱动所述压力调节棒向所述张力调节辊施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丝束间张力调整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交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在所述调节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压力调节棒,所述压力调节棒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力调节棒的底端设置有施压端头,所述施压端头与相应的所述张力调节辊贴合顶撑;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施压端头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压力调节棒上,用于驱动所述压力调节棒向所述张力调节辊施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ABS传感器的商务车前轮毂单元轴承
- 下一篇:一种帽绣机花架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