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678.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臧浪;高山;张恒;詹贤钊;陈石;程运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保护 路堤 涵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包括土层,所述土层的上端设有路基,所述路基的上端设有路面,所述路基的两侧均设有边坡,所述边坡的一侧设有端墙,所述端墙的上端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端墙的一侧堆放有两个锥坡填土,两个端墙之间共同贯穿设有涵洞管身,所述涵洞管身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U型加固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涵洞管身上设置加强件和定位柱以及利用多跟交错式加强杆的结合,能够充分的保证整个涵洞的稳定性,同时能够牢固的巩固涵洞所在位置的路基,保证该路基的稳定性和扎实性,继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流水侵蚀,同时两侧端墙和挡水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效果,避免冲刷带来的涵洞两侧的边坡侵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及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埃塞俄比亚国家的公路与桥梁建设由于经济落后起步较晚,设计标准出台最早约在1995年,更早的时候则是直接使用英美的设计标准与规范。时至今日,埃塞国家公路局的设计标准图中,关于涵洞设计长度和布置明显不合理,无法有效保护涵洞设置段的路基以及边坡的稳定,在实际工程中按其标准设计的路基边坡损毁严重,因此标准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各项目在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更改设计,监理工程师对修改设计的临时标准也五花八门,各自为政,往往朝令夕改,严重干扰了设计进度和施工工期。埃塞前期已完工的工程,因涵洞设置区域的路基边坡受水流冲刷破坏严重,只好后期补充石笼和挡墙等设计加以完善,既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也严重影响了项目的交工验收。
中国的《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对涵洞进出口八字墙的设置是以有效保护路基为原则,强调不但八字墙要设置合理,并且临近八字墙尾端受水流影响的路基也要做砌石铺砌。在《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4.3.9条中关于涵洞进出口八字墙的设置规定是:“涵洞出入口处应设置端墙或翼墙,其式样和尺寸应使涵洞具有相应的过水能力和保证涵洞处路堤的稳定”。
从在埃塞及东非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对涵洞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和规范加以修正和改进刻不容缓,因此,结合国内成熟的标准规范和JG项目的工程设计具体的实践,对涵洞设计设置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标准很有必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土层,所述土层的上端设有路基,所述路基的上端设有路面,所述路基的两侧均设有边坡,所述边坡的一侧设有端墙,所述端墙的上端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端墙的一侧堆放有两个锥坡填土,两个端墙之间共同贯穿设有涵洞管身,所述涵洞管身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U型加固件,所述U型加固件的下端中部等间距固定有四个定位柱,所述U型加固件的两侧均等间距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加强杆,且相邻的两个加强杆交错设置,所述加强杆和定位柱均贯穿设置在路基内。
优选地,所述涵洞管身的两侧等间距预埋有三个连接板,所述U型加固件内的相对侧壁上等间距设有三个和连接板对应的开口,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贯穿开口并延伸至U型加固件的一侧,所述U型加固件的两侧均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上均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内共同贯穿设有螺栓。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和加强杆的一端均焊接在U型加固件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路面的两侧均设有拦水石。
优选地,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20-4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