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炒菜机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860.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鼎丰膳餐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47/01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骅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炒菜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自动炒菜机炒锅,包括锅体,锅体材质为多层复合板,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不锈铁、铜、铝、不锈钢。锅体外部设置有电磁线圈。锅体包括弧形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侧板后部的背板。锅体前部具有出菜开口,出菜开口通过出菜舱门封闭。底板、侧板、背板和出菜舱门围成炒菜腔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线圈作为加热装置,加热和散热快速。采用多层复合板材质,能够在保证发热效果的同时,使得锅体温度分布均匀,热惯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加热到炒菜温度时间短,便于投料和出菜,适应于较大量的菜品的炒制,适用于食堂、餐厅等商业场所的菜品的炒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炒锅。
背景技术
随着定制的净菜配送的出现,使得快速、高效率的出菜成为可能。定制的菜品、调料预先按照菜谱进行备菜、包装,在加工场所只需按照炒菜步骤进行炒制。而进行自动炒菜的的炒菜机与传统炒菜,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自动炒菜机的炒锅与加热装置是固定的,工作时炒锅是固定无法移动的,而人工炒菜则可以通过移动炒锅与热源的距离来控制火候。因此,自动炒菜机炒锅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加热和降温迅速,控温准确。现有技术中自动炒菜机炒锅的加热方式常采用导热油夹套进行加热,加热散热速度慢,热惯性大,热损失大,等待锅体升温至炒菜温度时间长,放入菜品时温度下降大回升温度又慢,同时温度难以控制导致炒菜过程中油烟产生较多,影响最终的菜品质量和炒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自动炒菜机炒锅的缺陷,提供一种加热、散热速度快,热量分布均匀,热惯性小的自动炒菜机炒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炒菜机炒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材质为包括铁、铜、铝、不锈钢的多层复合板,所述锅体外部设置有电磁线圈。采用电磁线圈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采用多层复合板作为锅体材质,在保证发热效果的同时,使得锅体温度分布均匀。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壁材质为不锈钢,铜、铝材质的复合层位于复合板的中部。内壁材质采用不锈钢,能够保证菜品不受污染,保证菜品质量。而中间的铜、铝复合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锅体电磁涡流产生的热量均匀的分布到整个锅体。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包括弧形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侧板后部的背板;所述锅体前部具有出菜开口,所述出菜开口通过出菜舱门封闭;所述底板、侧板、背板和出菜舱门围成炒菜腔体;所述底板和或侧板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过PID温控装置控制工作。上述锅体结构便于在顶部投料,在侧边出菜。同时,采用PID温控装置使得锅体温度控制根据快速、准确有利于将炒菜温度控制在油烟产生较少的区间段,不仅提高菜品最终口感,还能有效降低油烟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底板外表面。电磁线圈的位置便于加工和装配。
所述背板上部位置设置有吸风口,用于将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及时排除、净化。
所述底板内表面压制成鱼鳞状,有效防止粘锅和均匀受热。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线圈作为加热装置,加热和散热快速。采用多层复合板材质,能够在保证发热效果的同时,使得锅体温度分布均匀,热惯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投料和出菜,适应于较大量的菜品的炒制,适用于食堂、餐厅等商业场所的菜品的炒制。
附图说明
图 1、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多层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鼎丰膳餐饮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鼎丰膳餐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水平校正的地基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冲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