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9225.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李云中;刘冠;李凌峰;孙亮;陈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生态 修复 护岸 系统 | ||
1.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其中:
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装配式组合格栅生态支护体系,至少包括多个拼装件,所述拼装件插入土体相拼接从而构成将土壤围设的格栅单元;所述拼装件包括能够深入土体的受力桩、与所述受力桩相拼装的插接板以及实现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连接的卡扣部;
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设置于所述拼装件上部,至少包括板状结构的渗流板和设置所述渗流板上的渗流孔;所述渗流板与所述受力桩上部拼接,使得所述坡体表面渗流体系形成于河流坡岸坡面处;
所述消浪鱼巢体系至少包括三层消浪层,自水流向沿岸方向依次定义为一级消浪层、二级消浪层和三级消浪层;其中,所述一级消浪层至少为一层阻拦格栅;所述二级消浪层位于所述一级消浪层和所述三级消浪层之间,至少包括消浪导流板组和位于其上方的消浪导流板固定件,所述消浪导流板组通过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和下方的土体实现固定;所述三级消浪层设置于水流与沿岸接合处,至少具有泄水功能和实现水土联通功能的功能区;
所述坡体内部渗流体系位于所述生态支护体系的所述插接板上,所述插接板上设置若干导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至少包括卡扣部A和卡扣部B,所述卡扣部A与所述卡扣部B匹配设置,其中,所述卡扣部A设置在所述受力桩上部,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所述卡扣部B,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通过所述卡扣部A与所述卡扣部B实现拼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板上设置于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渗流板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实现拼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的板状结构贴合河流坡岸坡面设置,其倾斜角度与坡面倾斜角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上设置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拼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为格栅结构,格栅结构上培植有水生植物,其水生植物根须延伸入所述消浪导流板中,且与所述消浪导流板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相结合,形成水生生物繁衍、依附的生态鱼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与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的所述渗流板之间相邻,且位于所述渗流板下游。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与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三级消浪层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拼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有孔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有消浪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92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