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9397.X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枫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美容 专用 面部 吸脂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该结构简单,易于穿刺,吸脂精度及效率高且可以有效减小组织损伤的面部吸脂针;包括:针体、针柄部、针管部、针尖部、吸脂孔;所述针体由针柄部、针管部及针尖部构成,且针柄部设置在针体的一端;所述针柄部与针管部相连通;所述针尖部设置在针体的另一端,且针尖部的一侧设置有吸脂孔;通过对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穿刺,吸脂精度及效率高,减小组织损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美容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
背景技术
吸脂手术属于整形美容外科体形雕塑手术中的一种,抽脂手术原理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把身体某一部位多余的脂肪给吸出来,以达到局部迅速瘦体的目的。其中吸脂针是一种常用的整形器械,适用于面部下颌、双下巴等小部位。
现有的尖头吸脂针其针尖大多为斜切尖状设计,其中针尖上方的针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脂孔,在吸脂手术时,需要使用针尖进行穿刺,并通过上方的吸脂孔进行吸脂,但是皮下脂肪的厚度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吸脂孔位于吸脂区内,吸脂针的针尖会越过吸脂区而对其他组件进行穿刺,造成其他组织的损伤,此外由于针尖与吸脂孔不在同一位置,在通过针尖穿刺的过程中,难以控制吸脂精度,进而影响了吸脂效率。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吸脂针的针尖会越过吸脂区而对其他组件进行穿刺,造成其他组织的损伤,此外由于针尖与吸脂孔不在同一位置,在通过针尖穿刺的过程中,难以控制吸脂精度,进而影响了吸脂效率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该结构简单,易于穿刺,吸脂精度及效率高且可以有效减小组织损伤的面部吸脂针;包括:针体、针柄部、针管部、针尖部、吸脂孔;所述针体由针柄部、针管部及针尖部构成,且针柄部设置在针体的一端;所述针柄部与针管部相连通;所述针尖部设置在针体的另一端,且针尖部的一侧设置有吸脂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所述针尖部一侧的外形呈圆弧状,且吸脂孔设置在针尖部圆弧侧相对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所述吸脂孔的外形呈梭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所述针柄部上设置有连接头,且针体通过连接头与外部负压吸引源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尖部一侧的外形呈圆弧状,且吸脂孔设置在针尖部圆弧侧相对的一侧的设置,有利于针尖的穿刺,减小对组织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脂孔的外形呈梭形状的设置,当针尖到达吸脂区时,可直接通过吸脂孔进行吸脂,减小对其他组织的损伤,提高了吸脂精度及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整形美容科专用的面部吸脂针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穿刺,吸脂精度及效率高,减小组织损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枫,未经王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9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