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9569.3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蒙肽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3 | 分类号: | C12M1/33;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罐体与盖体,盖体包括盖体第一侧及盖体第二侧,罐体包括侧体及与侧体相配合的底侧,侧体及底侧限定出罐体内腔;安装在盖体第一侧的顶座,顶座设有顶座内腔;安装在底侧的底座,底座设有底座内腔;连接在顶座上的第一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一驱动部及与第一驱动部连接的第一切割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二搅拌器,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驱动部及与第二驱动部连接的第二切割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备要求不高,一次性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两个搅拌器一起工作,提高切割效率,增强切割效果;增加散热装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藻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种丝原核多细胞藻类,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螺旋弯曲状。螺旋藻主要包含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3种。螺旋藻内部复函藻蓝蛋白、叶绿素、胡萝卜素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丰富,总蛋白质含量高达55%~65%。
藻蓝蛋白内氨基酸组成成分齐全,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含有抗癌、抗氧化、提高生理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藻蓝蛋白在生物医疗和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正在不断拓展深入,所以藻蓝蛋白的提取分离成为时下技术工程研究的一大热门方向。
现阶段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细胞破壁技术有溶胀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珠磨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因设备成本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如超声波法,有的因操作复杂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如反复冻融法耗时长需重复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螺旋藻破壁装置包括:
可拆卸连接的罐体与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体第一侧及盖体第二侧,所述罐体包括侧体及与所述侧体相配合的底侧,所述侧体及底侧限定出罐体内腔;
安装在所述盖体第一侧的顶座,所述顶座设有顶座内腔;
安装在所述底侧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内腔;
连接在所述顶座上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一驱动部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的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伸入所述罐体内腔;
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驱动部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的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伸入所述罐体内腔;
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第一切割刀片,所述第二切割部包括第二切割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切割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之间的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二切割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之间的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切割部及所述第二切割部进行相反方向的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座内腔包括第一驱动容纳腔,所述第一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容纳腔内;所述底座内腔包括第二驱动容纳腔,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容纳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座内腔包括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散气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与所述第一驱动容纳腔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顶部;
所述底座内腔包括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散气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与所述第二驱动容纳腔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底部;
所述第一散热腔及所述第二散热腔内部设有散热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蒙肽生物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蒙肽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9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清淤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