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0024.4 | 申请日: | 2019-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善喜;韩勇;郑晓;张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琛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4 | 分类号: | B27M3/04;B27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地板 工用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生产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轮、传送带和支腿;在两侧的传动轮上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有带体、设置在带体内部的空腔以及贯穿带体上下的通风孔;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传送带上部的冷却箱,冷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位于传送带下方的变向轮和水平的导向板,变向轮与导向板间隔分布,变向轮的上端点高于导向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冷却箱将木地板表面的热量抽走,带动内部空气流动,同时在变向轮的作用下使木地板翘起,在通过传送带内部的挤压,使木地板的下表面也能够与空气接触,将热量带走,实现快速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木地板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热压,以加强木地板的质量和美观,现有的热压机,在压制成型后,由于其本身温度较高,需要将热压后的木地板温度降低,因此需要对木地板进行冷却处理,快速降低其温度,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包装使用。而现有的木地板热压后的冷却往往仅采用吹风或者自然冷却的方式,这样的冷却方式散热慢,等待降温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夏天室外温度高,不利于散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快速降温冷却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轮、传送带和支腿;所述支架的四角上固定有竖直的支腿,传动轮安装在支架的左右两端上,其上通过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在两侧的传动轮上绕有传送带,使热压后的木地板放置在传送带上向右输送;所述传送带包括有带体、设置在带体内部的空腔以及贯穿带体上下的通风孔,通风孔与空腔内连通,使木地板与传送带接触的表面上的热量通过带体进入到空腔内,再从下侧的带体排出,同时对木地板的两面进行散热;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传送带上部的冷却箱,冷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上连通排风管,通过抽风机将内部的热空气抽出,将木地板表面上的热空气抽走,带动内部的空气流动;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位于传送带下方的变向轮和水平的导向板,变向轮与导向板间隔分布,变向轮的上端点高于导向板的上表面,变向轮的上端点高于所述的传动轮的上端点,传动轮与导向板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在传送带经过变向轮后将其上的木地板托起,使木地板翘起,便于热量跟随空气移动,木地板经过起伏的变向轮和导向板,使得木地板下表面的空气快速流动,便于散热。
进一步的;变向轮的上端点与导向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6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传送带下部的降温箱,降温箱内连通有制冷设备,向降温箱内送入冷气,降低传送带的温度。
进一步的;在降温箱的底部上固定有推动箱,推动箱内安装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水平的推动板,推动板位于传送带的下方,推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推动箱底部上的推动气缸,通过推动气缸频繁上下移动,推动推动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推动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水平的推动轮,上下移动的推动板使得推动轮与传送带接触,改变传送带的张紧情况,便于降温箱内的冷气与空腔内的空气流动,使快速降低传送带的温度,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冷却箱将木地板表面的热量抽走,带动内部空气流动,同时在变向轮的作用下使木地板翘起,在通过传送带内部的挤压,使木地板的下表面也能够与空气接触,将热量带走,实现快速降温;传送带与下方的降温箱接触,降低传送带温度,使内部空腔中携带冷气后移动到上方与木地板接触,装置大大提高了对木地板的冷却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复合地板加工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琛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琛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0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