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绝缘套壳及具有该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2022.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优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32;H01F27/36;H01F38/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绝缘 具有 电流 互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绝缘套壳及具有该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包括环状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对应设置形成能够容纳线圈的环形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绝缘套壳及具有该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不仅节省人工,还解决传统绝缘胶带采用人工缠绕易发生的耐压击穿导致线圈短路的现象,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绝缘套壳及具有该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一般由闭合的铁芯和绕组组成。电流互感器的功能主要是将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小电流,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
现有的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环形铁芯、绕制在环形铁芯上的线圈及缠绕的绝缘胶带等组成,由于绝缘胶带是人工缠绕,随机性比较大,缠绕的绝缘胶带可能会存在缝隙或受外力损坏,故互感器在进行耐压测试时,绝缘胶带可能会被击穿从而导致线圈之间短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这虽然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很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绝缘套壳及具有该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应用于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替代传统的绝缘胶带设于线圈的外周,不仅节省人工,还解决传统绝缘胶带采用人工缠绕易发生的耐压击穿导致线圈短路的现象,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绝缘套壳,应用于穿心电流互感器,包括环状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对应设置形成能够容纳线圈的环形空腔。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绝缘体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对应卡合共同形成能够容纳线圈的环形空腔。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绝缘体设为片状,所述第二绝缘体盖于第一绝缘体的上方并与第一绝缘体的第一环形凹槽共同形成能够容纳线圈的环形空腔。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环的上端设有“一”字型挡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环的上端设有倒“L”型挡片,所述倒“L”型挡片的一端与第一绝缘体的外环一体连接,另一端下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环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外肩部,所述外肩部的宽度与外屏蔽环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内环的上端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内肩部,所述内肩部的宽度与内屏蔽环的厚度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新型绝缘套壳的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线圈、外屏蔽环、内屏蔽环、外壳和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包括上屏蔽片和下屏蔽片且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套壳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线圈设于绝缘套壳的环形空腔内,所述外屏蔽环设于绝缘套壳的外周且其上端抵紧外肩部,所述内屏蔽环设于绝缘套壳的内周且其上端抵紧内肩部,所述线圈、所述外屏蔽环、所述内屏蔽环、所述外壳和所述屏蔽片皆设于外壳内。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屏蔽片设有若干片且依次堆叠设于绝缘套壳的上方;所述下屏蔽片设有若干片且依次堆叠设于绝缘套壳的下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包括插线排座和灌胶口,所述插线排座包括若干引脚插槽,所述绝缘套壳的挡片设于灌胶口内且所述挡片与插线排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优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优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2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