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2752.9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7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胡如印;罗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臼截骨 操作 练习 装置 | ||
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其用于固定3D打印而成的骨盆模型,其包括一个底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用于固定所述骨盆模型的两个立柱,套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的柔性下垫块,与所述下垫块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夹持所述骨盆模型的柔性的上垫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模拟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操作环境,便于医生截骨操作经验的获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即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又称为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是重建髋臼术式中较常用的一种,最初由瑞士医师ReinholdGanz和JeffreyMast于1988年提出,在髖臼周围进行多边形截骨,将髖臼从周围的骨盆中分离出来,截取的髋臼可以大幅度移动,使股骨头的覆盖得到较大程度的娇正,截骨面能够大区域接触则有利于愈合,保持连续的骨盆后柱,提供了截骨术后的骨盆稳定,能够早期部分负重,截出的髖白节段大,明显降低缺血性坏死发生的危险性。
图1为人体盆骨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实施髋臼周围截骨术后的盆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盆骨1,需要将髋关节的髂骨支11和耻骨支12完全截断,并将坐骨13支截断2/3,因此对截骨操作时的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进刀深度要求要准确。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有的手术过程前,通常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者相应的髋关节的模型进行术前截骨方案分析,然后借助可移动C型臂X光机,可升降透视床等设备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过程截骨位置的控制,但由于截骨操作属于劳动量较大的操作,需要医生大力对相应的骨骼进行破解,因此,医生对于手术操作的熟练性,与手术效率及手术效果密切相关。现有的有条件的大医院,在进行髋臼周围截骨术之前,通常会利用3D打印技术,将患者的需要进行髋臼截骨操作的骨盆部位通过3D打印获得骨盆的模型,然后在术前分析截骨方案,之后再又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截骨操作。
目前未有能够用于医生进行特定骨骼操作的装置用于手术前的操作练习,因此,对于需要学习和准备进行髋臼周围截骨术的医生来说,只能从手术实践中积累截骨的操作经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其用于固定3D打印而成的骨盆模型,其包括一个底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用于固定所述骨盆模型的两个立柱,套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的柔性下垫块,与所述下垫块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夹持所述骨盆模型的柔性的上垫块。
优选地,所述上垫块和所述下垫块由硅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底板由厚度为5-8mm的钢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骨盆模型设置有两个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上垫块预设有与手术开路相对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下垫块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骨盆模型的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较好的模拟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操作环境,从而能够提供仿真的模拟环境,有利于医生截骨操作经验的获取。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人体盆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实施髋臼周围截骨术后的盆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髋臼截骨操作练习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用于图3的骨盆模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2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叶轮
- 下一篇:可控制两路负载的小型化组合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