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3148.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文;刘惠民;贺霜清;景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 | 分类号: | H01R13/18;H01R13/24;H01R13/631;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性插座,包括插座上盖和插座底盖,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底盖相配合形成一插座内腔,所述插座底盖上固接有两插座小件,两所述插座小件上均铰接有插座导电块,所述插座导电块与插座导电块平行设置,所述插座导电块的末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在插座底盖上,所述插座上盖对应于两所述插座导电块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两相平行的直线插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插头能够在移动过程中接入至插座中的方式,直线槽接入方便,定位准确,并通过弹性铜块实现与插头的稳定接触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弹性插座。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位与工位之间通过运输装置实现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用于运送工件的治具上常常需要接入外部电路,引入电源,如某特定的加热工位上,加热板随着治具一并移动并在加热工位上接入外部电路实现加热过程。在接入过程中,一般的插座难以实现稳定快速的接入过程,普遍存在接触不良,定位不准,结合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在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元件来说,元件插头很容易与插座的插入槽错开,导致该工位无法工作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插座,以使插头能够快速准确的接入到插座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插座,包括插座上盖和插座底盖,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底盖相配合形成一插座内腔,所述插座底盖上固接有两插座小件,两所述插座小件上均铰接有插座导电块,所述插座导电块与插座导电块平行设置,所述插座导电块的末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在插座底盖上,所述插座上盖对应于两所述插座导电块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两相平行的直线插槽。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底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座小件的安装槽,所述插座小件的底部设置在安装槽内,顶部抵接在插座上盖的内部。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导电块上设有接电内六角螺丝。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底盖上设有弹簧底销,所述插座导电块的末端底部设有弹簧上销,所述压缩弹簧固定在弹簧上销和弹簧底销之间。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底盖通过螺丝与插座上盖相固定配合。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上盖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插座内腔分隔为两个腔室,两所述插座导电块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上盖成方体结构,所述插座底盖为方形板。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上盖和插座底盖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对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材料为电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直线插槽以及一边具有弹性的插座导电块结构,插头在直线移动过程中逐渐进入直线插槽中并经弹性的插座导电块实现与插头的电接触,实现了插头能够在移动过程中接入至插座中的方式,直线槽接入方便,定位准确,并通过弹性铜块实现与插头的稳定接触过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插座上盖与插座底盖的分离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插座上盖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3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