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3331.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西南德康农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09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蚊虫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蚊虫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包括顶盖,顶盖的正下方设有诱捕网筒,诱捕网筒的内部水平设有隔板,诱捕网筒位于隔板上方的圆柱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网孔;诱捕网筒的顶部设有固定盖,固定盖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UV灯,固定盖的底部设有鼓风筒,且鼓风筒的底部与外界相通,鼓风筒的底部穿过隔板顶部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鼓风筒靠近底部的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的底部设有扇叶,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UV灯吸引蚊虫,同时利用鼓风筒内的电机向下鼓风,使得诱捕网筒内的气压减小,进入诱捕网筒内的蚊虫被吸入鼓风筒内,并顺着鼓风筒进入隔板与底盖之间,实现多角度对蚊虫的诱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蚊虫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猪舍的环境往往容易吸引蚊虫,过多的蚊虫势必影响猪的养殖,而传统的蚊虫诱捕装置诱捕蚊虫的效率较低,不能有效的控制猪舍内蚊虫的数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角度蚊虫诱捕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正下方设有诱捕网筒,所述诱捕网筒的内部水平设有隔板,所述诱捕网筒位于隔板上方的圆柱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诱捕网筒的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UV灯,所述固定盖的底部设有鼓风筒,且所述鼓风筒的底部与外界相通,所述鼓风筒的底部穿过隔板顶部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鼓风筒靠近底部的内部设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扇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同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的顶部与顶盖底部通过多个固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诱捕网筒的顶部与固定盖的底部设有两个磁极相反的磁条。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鼓风筒的圆柱内壁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鼓风筒的圆柱侧面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诱捕网筒的底部设有底盖,且所述底盖的顶部与诱捕网筒螺纹连接,底盖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UV灯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UV灯的顶部与固定盖的底部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所述鼓风筒的顶部与固定盖的底部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UV灯吸引蚊虫,同时利用鼓风筒内的电机向下鼓风,使得诱捕网筒内的气压减小,进入诱捕网筒内的蚊虫被吸入鼓风筒内,并顺着鼓风筒进入隔板与底盖之间,实现多角度对蚊虫的诱捕。
2、本实用新型诱捕网筒四周均开设有网孔,蚊虫可通过四周任一方向进入诱捕网筒内,同时固定盖与诱捕网筒通过磁环吸附的方式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清理,有助于检修和保持该诱捕装置的诱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鼓风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诱捕网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顶盖,11、挂钩,12、固定杆,2、诱捕网筒,21、隔板,22、网孔,3、固定盖,31、UV灯,32、鼓风筒,321、电机,322、扇叶,323、固定架,4、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西南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未经黔西南德康农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3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