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3991.6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涌;蒋少艳;孙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工程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安装固定筒,固定筒内部安装固定柱,所述固定筒上端安装固定块,固定筒中部安装导向筒,导向筒内部外侧安装移动柱,移动柱中部与固定块之间上连杆组,移动柱中部与固定底板之间安装下连杆组,所述移动柱外侧与导向筒之间安装限位块,所述固定块顶端均匀安装若干支撑块,支撑块上端设置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固定块的缓冲支撑,使得整个支撑装置可以对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大大增加了整个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装置是建筑工程中必须采用的装置,在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木杆、木方、U托、钢管等连接作为混凝土成形过程的主要支撑体系。现有的支撑装置底部多是直接采用底盘或支撑杆,在不平或者有斜坡的地面支撑装置不易放置,另外木杆、木方等支撑装置高度固定,在高度不够时使用者多是通过在支撑装置底部垫石头来达到预定的高度,操作麻烦、且装置稳定性下降。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360405U)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远离支撑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底盘的一端螺纹套接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内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的螺纹旋向相反,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托板上物件的高效支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有效的对被支撑的部件起到支撑缓冲作用,因此,需要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安装固定筒,固定筒内部安装固定柱,所述固定筒上端安装固定块,固定筒中部安装导向筒,导向筒内部外侧安装移动柱,移动柱中部与固定块之间上连杆组,移动柱中部与固定底板之间安装下连杆组,所述移动柱外侧与导向筒之间安装限位块,所述固定块顶端均匀安装若干支撑块,支撑块上端设置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板下端中部安装插杆,固定底板四侧中部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分别包括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和下螺杆之间安装螺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底端安装螺纹块,螺纹块外侧设有外螺纹,螺纹块内部设有内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外侧套有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上端中部设有支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有移动柱和导向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固定块的缓冲支撑,使得整个支撑装置可以对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大大增加了整个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未经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3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卷料的自动丝网印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套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