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脑电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5107.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禹函;焦迪恺;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脑云(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478;A61B5/00;H01B7/02;H01B7/18;H01B7/17;H01B3/44;H01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干扰 脑电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脑电帽,包括:帽体,采用医疗用品橡胶带制成;盘状电极,盘状电极由铜镀氯化银制成,电势稳定,信号稳定,盘状电极设有空腔,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可以降低信号采集过程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和皮肤刺痛感;抗电磁干扰的导线,穿过脑电帽上的固定孔连接盘状电极,导线被新型屏蔽保护套包裹,有效降低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信号的干扰,信号传递稳定。本发明相较于传统脑电帽,帽体设计根据人体工学三维头部模型,在研究了大量临床病理实例的基础上,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位设计标准将盘状电极置于检测脑电波所需检测的穴位上。导线被一种新型屏蔽保护套包裹,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信号等的干扰,信号传递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脑电帽,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脑电信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信号正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脑电图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应。脑电信号中包含着大量生理与疾病信息,对脑电信号监测分析,不仅能为某些脑疾提供诊断依据,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普遍使用的脑电帽主要有两种:应用导电膏导电的脑电帽,如Nerosccan公司出产的脑电帽使用时,人要手动将电极放入脑电帽上预先设定的电机座上,这种固定电极的方式容易造成由于头型大小引起的电极滑移现象,导致电极位置偏差很大,很难将电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难以保证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的精确度。头盔式脑电帽,这种头盔式脑电帽一方面会由于患者头型大小不同不能适应所有患者,另一方面头盔式脑电帽也采用固定电极的方式,必然会引起电极滑移现象,在穿戴便利性方面也不是很好。
并且,在抗电磁干扰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脑电帽大多数只是对抗电磁干扰略有涉及,并未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检测到的脑电信号的精确度有待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脑电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脑电帽,结构简单,舒适度高,信号传输稳定,脑电信号精确度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帽体,采用医疗用品橡胶带制成的网状帽子,拉力分布平衡,穿戴方便快捷;
盘状电极,电极的定位位置是根据大量临床病理实例得到的所需测量的头部穴位,盘状电极由铜镀氯化银制成,电势稳定,传导性好,信号稳定,盘状电极中部设有空腔,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可以降低长时间的脑电信号检测与采集过程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和皮肤刺痛感;
抗电磁干扰的导线,导线被一种新型屏蔽保护套包裹,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信号等的干扰,信号传递更稳定。
优选的,帽体设计采用根据人体工学建立的三维头部模型,在研究了大量临床病理实例的基础上,按国际10-20系统中F3、F4、C3、C4、P3、P4、01、02电极位设计标准将23个盘状电极置于精确检测脑电波所需检测的穴位上。
优选的,盘状电极中部设有空腔,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可以降低长时间的脑电信号检测与采集过程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和皮肤刺痛感。
优选的,盘状电极由铜镀氯化银制成,电势稳定,传导性好,信号稳定。
优选的,导线被一种新型屏蔽保护套包裹,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信号等的干扰,信号传递更稳定。
优选的,导线的新型屏蔽保护套由保护层,缓冲层,绝缘层,屏蔽层通过压合工艺制成。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的混合材料,缓冲层采用TEP橡胶材料,屏蔽层采用铜和铝的双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脑云(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脑云(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5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