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环形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5430.X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强;占新宇;伍坤;薛志辉;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E02D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套筒 环形 定位 装置 | ||
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环形定位装置,属于桩基加固领域,包括玻纤套筒本体和限位块,玻纤套筒主体的里侧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与玻纤套筒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与玻纤套筒通过粘结剂粘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强玻纤套筒与桩基之间的粘结力;(2)控制玻纤套筒与灌浆料的间隙,施工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水下玻纤套筒的环形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玻纤套筒加固系统,又称“夹克法”是一种用于水下桩基、墩柱加固修复和防护的加固技术,主要由水下灌浆料和订制玻纤套筒组成,能够在水下作业的情况下完成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多种材质的桥桩修复和加固。现有的水下玻纤套筒在施工时与灌浆料的粘结力弱,且玻纤套筒与环氧砂浆的间隙难以控制,施工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环形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环形定位装置,包括玻纤套筒本体和限位块,玻纤套筒主体的里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玻纤套筒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与玻纤套筒通过粘结剂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按每隔0.8~1米梅花形交错布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厚度≥30m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由PVC管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强玻纤套筒与桩基之间的粘结力;(2)控制玻纤套筒与灌浆料的间隙,施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的展开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中,1为玻纤套筒本体,2为限位块,3为桩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玻纤套筒本体1,玻纤套筒主体用于包裹破损桩基,玻纤套筒主体1的里侧设置限位块2,通过限位块2来控制灌浆料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与玻纤套筒1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2与玻纤套筒1通过粘结剂粘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由PVC管材制成,抗腐蚀性能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梅花形交错布置,每隔0.9米设置一个限位块2,如果桩基3直径过小,则还应适当加密限位块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的厚度为35mm。当桩基表面混凝土脱落不严重时,可适当减小限位块的厚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5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味剂装瓶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