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件自动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6780.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华;禤行杰;杨进先;邹卫;朱步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锐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锦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组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组装区、工作台、出料机构和若干进料机构,组装区包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第一组装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第二组装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组装机构的一侧,第三组装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二组装机构的一侧;进料机构分别对应于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出料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三组装机构的一侧,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组装装置代替了人工组装和检测,产品生产可控且生产效率、合格率高的特点,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件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大部分生产模式以单件流生产模式为主,这种生产线模式的缺点是通常在某些瓶颈工序会积压大量半制成品,如果工序繁复且生产环节多,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
参见图9,卡簧组装件一般包括零件01、零件02、零件03及零件04,在卡簧组装件组装时,需要将零件02套设于零件01上,并将零件03和零件04套设于零件01上用于卡住零件02以完成卡簧组装件的组装。
但是在组装卡簧组装件时,如果采用上述生产线模式,则会造成卡簧组装件在某些工序积压大量半制成品,不但造成产品生产不可控,且还容易造成产品的生产效率低及合格率低,另外繁复的人工组装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和标准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件自动组装装置,该自动组装装置取代了人工组装和检测,具有产品生产可控且生产效率、合格率高的特点,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组装区、工作台、出料机构和若干进料机构,所述组装区包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三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二组装机构的一侧;所述进料机构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出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三组装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依次位于工作台上表面的同一条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均包括固定架、第一抵接杆、第二抵接杆、探针、探针固定件和抵接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抵接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一端的侧壁上,所述抵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杆的端头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抵接件的一侧,所述探针贯穿所述抵接件并经由探针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抵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第三进料机构和第四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第三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组装机构的一侧,所述第四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组装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第三进料机构和第四进料机构均包括振动盘和第一物料输送槽,所述第一物料输送槽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分别位于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处,所述第一物料输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振动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包括弹簧组合件和压合块,所述弹簧组合件上设有弹簧套设孔,所述弹簧组合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进料机构的第一物料输送槽的一端,所述压合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弹簧组合件上并位于第二进料机构的第一物料输送槽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锐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锐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6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圈组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石生产用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