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工程绿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8674.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邢鹤遥;刘学永;张磊;窦忠平;周伟伟;柯子平;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1C9/0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工程 绿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绿化池,包括池挡(1)、隔离架(2)、凸缘(4)、挡水环(5)和排水管(8);池挡为环状围挡结构,隔离架为网格状结构并设置在池挡内,隔离架的网格内填充泥土用于种植绿化;凸缘为环状结构并沿池挡的上端边沿设置,凸缘水平位于池挡的外缘,挡水环为环形结构并设置在凸缘的外缘,使凸缘形成下沉式结构;凸缘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若干根排水管的上端通过排水孔连通到绿化池的内部,若干根排水管的下端延伸到池挡外。本实用新型能将池挡内的雨水与树叶、草、泥土等杂质过滤分离后将雨水排出,避免了池挡内的雨水夹杂着杂质直接漫出而污染道路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种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绿化池。
背景技术
在市政绿化中,作为最普遍的绿化手段,道路两旁的绿化池成为了点缀城市、增加城市绿化效果和绿化面积的主要方法,道路两旁设置绿化池形成绿化带,不仅能够提升环境质量、美观道路形象,更能够阻挡并吸收部分汽车尾气,阻隔部分车辆噪音,所以在道路两旁建设的绿化池很有必要。
现有技术的绿化池大多为通过混凝土在路面上注模形成的池挡结构,池挡内部填入泥土,用于种植花草树木,池挡边沿设置有凸缘,下雨时,池挡内的草、树叶会与泥土混合,并随雨水漫出池挡上端凸缘直接流至路面上,给环卫工人带来不小清扫麻烦,同时也污染了道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绿化池,能将池挡内的雨水与树叶、草、泥土等杂质过滤分离后将雨水排出,避免了池挡内的雨水夹杂着杂质直接漫出而污染道路路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市政工程绿化池,包括池挡、隔离架、凸缘、挡水环和排水管;池挡为环状围挡结构,隔离架为网格状结构并设置在池挡内,隔离架的网格内填充泥土用于种植绿化;凸缘为环状结构并沿池挡的上端边沿设置,凸缘水平位于池挡的外缘,挡水环为环形结构并设置在凸缘的外缘,使凸缘形成下沉式结构;凸缘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若干根排水管的上端通过排水孔连通到绿化池的内部,若干根排水管的下端延伸到池挡外。
所述的隔离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漏孔,隔离架的网格通过漏孔连通。
所述的凸缘上设有过滤环,过滤环是纵截面为L形的环状结构,过滤环的底部平面部分铺设在凸缘上并覆盖排水孔,过滤环的上部竖直部分环绕设置在池挡的顶部。
所述的过滤环的横截面为蜂窝状结构。
所述的凸缘上铺设滤尘环,滤尘环为环状结构并设置在过滤环的底部,滤尘环覆盖在排水孔上。
所述的滤尘环为棉纱制成。
所述的排水管为L形结构,排水管的下端延伸到池挡外侧的地面上方。
所述的池挡、凸缘和挡水环为混凝土注模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隔离架由聚四氟乙烯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过滤环和滤尘环将池挡内的雨水与树叶、草、泥土等杂质过滤分离后,再通过排水管将雨水引导至地面并排出,避免了池挡内的雨水夹杂着杂质直接漫出而污染道路路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绿化池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绿化池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绿化池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池挡,2隔离架,3漏孔,4凸缘,41排水孔,5挡水环,6过滤环,7滤尘环,8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8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康复装置
- 下一篇:高速封罐机卷封辊摆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