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8896.5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嘉鹏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3D14/46;F23D14/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305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加热 系统 气体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上表面两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该新型加热系统改变现有加热设备的结构思路,利用文氏效应,使燃气在管道内产生负压,在输送燃气的同时将空气吸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解决了单独配风,消耗多余能耗的问题,并且使燃气燃烧更充分。加热系统加热面采用曲面设计理念,保证加热能力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新型加热系统通过调节燃气流速控制加热强度,当燃气流速快时,产生的负压大、吸入空气多,当燃气流速慢时,相应的产生的负压小、吸入的空气自然减少,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设备无论在沥青路面加热领域还是在工业用、民用的烘干、餐饮、采暖、热处理、解冻等加热领域,其使频率很高,但目前加热设备在节能表现上并不突出,热能利用率不高,而且市面上没有一种综合性能强的加热系统同时满足各加热领域的应用需求。
首先,在沥青路面加热领域,现有就地热再生技术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国家环保政策,由于国内就地热再生技术起步较晚,现今仍然采用国外多年前的技术。沥青路面加热是就地热再生施工时首要步骤,沥青路面加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多年来就地热再生加热新技术突破甚微,现有加热设备存在燃料燃烧不充分,燃料消耗大,加热设备配套设施过于复杂化等诸多问题,加热设备在工作时因为只有可燃气体的吹入,还需要为加热设备配置送风设备才能使加热设备内燃气燃烧,并且送风设备只是简单的风机,容易造成送风量小时,燃气燃烧不充分,送风量大时,加热能力不够,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不易控制,加热温度忽高忽低,难以保证加热温度均匀。
其次,在工业用、民用烘干、餐饮、采暖、热处理、解冻等加热领域,所使用的加热燃料多为电能、木炭、燃油、燃气,从排放角度来看,木炭和燃油其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而电能在火力发电时也会造成有害气体的排放,严重污染自燃环境,危害周边人员健康,违背了当下环保节能的国家政策,综合分析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必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工业用、民用燃气加热设备存在燃料消耗大,不节能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创新,同时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上表面两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内侧固定安装有作业台,所述储气室的下方设有滤气组合框,所述储气室和滤气组合框的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其中,所述储气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位于固定座的内侧,所述保护罩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管道,且燃气管道的左端插接到保护罩的内部,所述燃气管道左端设有燃气喷嘴。
其中,所述燃气管道的左端螺纹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上开有进气孔,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左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下铰接有定位拉板,所述活动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套。
其中,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曲面管,所述曲面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曲面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贴合在曲面管的右端端口处。
其中,所述外螺纹套螺纹连接到固定套管的内部,且外螺纹套挤压在密封圈上,所述固定套管上相对定位拉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锁定块,所述定位拉板卡勾在锁定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嘉鹏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嘉鹏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8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