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转运断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9751.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4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转运 断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转运断开装置,其设置于平行布置的切割流水线及下料流水线之间,所述切割流水线包括第一固定架及间隔设置于其上的第一传送辊,所述下料流水线包括第二固定架及隔设置于其上的第二传送辊,包括沿垂直于切割流水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起落式输送装置、断开装置及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玻璃切割后玻璃的转运,且在转运过程中实现玻璃的断开操作,并通过逐个将断开后的玻璃运至下料流水线的方式,实现了玻璃从较宽的切割流水线到较窄的下料流水线的转运,其工作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有利于玻璃的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转运断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各行各业都都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在玻璃生产中,玻璃在成型后需经切割流水线横切及竖切后输送至下料流水线堆垛,由于切割流水线与切割前的玻璃宽度匹配,其宽度较宽,而下料流水线与竖切后的玻璃宽度匹配,其宽度较窄,因此如何实现玻璃从切割流水线到下料流水线的转运成为难题,现有的方式一般通过人工收集切割后的玻璃再通过转运车下料流水线上,其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玻璃的自动化生产。另外,竖切后的玻璃其实并未断开,其还是部分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运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断开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玻璃转运方式一般通过人工收集切割后的玻璃再通过转运车下料流水线上,其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玻璃的自动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转运断开装置,其设置于平行布置的切割流水线及下料流水线之间,所述切割流水线包括第一固定架及间隔设置于其上的第一传送辊,所述下料流水线包括第二固定架及隔设置于其上的第二传送辊;包括沿垂直于切割流水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起落式输送装置、断开装置及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起落式输送装置及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带和用以支撑传送带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起落式输送装置的传送带设置于相邻的第一传送辊之前,所述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的传送带设置于相邻的第二传送辊之间;所述传送带有如下两个工位:高工位时,传送带的上端面低于第一传送辊或第二传送辊上端面,低工位时,升降装置抬升运输装置,使传送带的下端面高于第一传送辊或第二传送辊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流水线及下料流水线之间至少设置有两组玻璃转运断开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玻璃转运断开装置的传送带的工位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为带动传送带升降的气缸顶升装置、液压缸顶升装置、螺母丝杆顶升装置、齿轮齿条顶升装置、凸轮顶升装置或曲柄连杆顶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为多个,多个传送带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传送带之间间隔有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辊或第二传送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断开装置包括与高工位时传送带齐平的断开平台,所述断开平台上设置有平行切割流水线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起落式输送装置及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上均对应设置有高工位传感器及低工位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二传送辊由独立电机驱动,独立电机与第二起落式输送装置的高工位传感器及低工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玻璃切割后玻璃的转运,且在转运过程中实现玻璃的断开操作,并通过逐个将断开后的玻璃运至下料流水线的方式,实现了玻璃从较宽的切割流水线到较窄的下料流水线的转运,其工作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有利于玻璃的自动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9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墨斗部件
- 下一篇:防止手机主板上盖拖伤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