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9765.9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凯;罗振;段白玉;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5236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分隔件、分隔散热器、热导管和散热组件,电连接器壳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相对的两个侧壁;分隔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内;分隔散热器设置于分隔件上,并且位于电连接器壳体内;热导管的一端与分隔散热器连接;散热组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的外部,并且与热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通过设置热导管,将位于电连接器壳体内的分隔散热器的热源导引至外部,避免热源累积于电连接器壳体内,有效提升电连接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上通常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能将电连接器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源导引至外部,避免电连接器所产生的热源累积于其内而影响其运作。但目前位于电连接器内部的散热器无法有效地将电连接器内所产生的热源传递至外部,如此使电连接器的散热效率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目前电连接器内部的散热器无法有效地将电连接器内所产生的热源导出,导致电连接器的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相对的两个侧壁;分隔件,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内;分隔散热器,其设置于分隔件上,并且位于电连接器壳体内;热导管,其一端与分隔散热器连接;散热组件,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的外部,并且与热导管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热导管,将位于电连接器壳体内的分隔散热器的热源导引至外部,避免热源累积于电连接器壳体内,有效提升电连接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及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包括两个电连接器本体(图中未示)、电连接器壳体10、分隔件11、分隔散热器12、热导管13和散热组件14。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上表面100、下表面101、相对的两个侧壁102、容置空间103、第一开口104及第二开口105。第一开口104位于上表面100、下表面101及两个侧壁102的一端,第二开口105位于下表面101上,并且远离第一开口104,也表示电连接器壳体10与第一开口104相对的一端为大致封闭的。分隔件11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10内,并且分别将电连接器壳体10内的容置空间分为第一容置空间103a和第二容置空间103b,本实施例为第一容置空间103a与第二容置空间103b呈垂直排列,第一容置空间103a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03b的上方,第二开口105与第一容置空间103a与第二容置空间103b连通。其中,第一容置空间103a和第二容置空间103b是用于容置对接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9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路输出充电电池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离并网逆控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