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3200.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家雄;胡合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澧县城头山苞耳米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A01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155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包括支撑底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方的安装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方的储料箱,竖直连接在安装板上的施肥管,以及控制器,所述储料箱的顶部上设置有旋转电机和进料斗,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中心处上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排料管的下端伸入到施肥管内,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上还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起沟杆和平沟杆,本实用新型的施肥装置能够通过上下调节施肥管的位置对水稻进行深度施肥,还可以有效避免施肥管施肥过程中被堵塞、开沟使泥浆堆积在秧苗附近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使得水稻充分吸收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节省人工,提高施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且适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来说,水稻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其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5。水稻产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稻田水分管理、气候、施肥等,施肥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使产量稳定增长。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各项增产因素中,化肥起到40%-65%的增产作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氮素又是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性大量元素,也是水稻提高产量的巨大动力。我国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20%,而氮肥用量占世界水稻氮肥用量37%,目前我国稻田单季氮肥用量平均为180kg/hm2,比世界单位面积用量高出75%。灌溉稻田施用氮肥后,由于在土壤-水系统中氨的挥发、反硝化作用、表面流失以及渗漏作用等造成氮肥损失,因此氮肥利用率相对偏低。氮肥面施后,稻田表面水中铵态氮浓度增加,pH值上升,从而导致氨的挥发损失。氮肥深施是提高淹水稻田氮肥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径。与传统的表施方法相比,氮肥深施不仅能减少氮素的损失,而且能增加产量。因此,氮肥深施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用率。超大颗粒尿素采用深施的方法,其适宜氮肥用量是传统施肥法要求最适用量的76%~93%。
虽然现在已经研发出水稻施肥装置,但是目前的施肥装置在进行氮肥深施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施肥管施肥过程中被堵塞、开沟使泥浆堆积在秧苗附近的问题,并且由于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使得施肥装置无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目前大多数农村依旧采用人工丢撒对水稻进行施肥,这样施肥不仅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并且肥料利用率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能够通过上下调节施肥管的位置对水稻进行深度施肥,还可以有效避免施肥管施肥过程中被堵塞、开沟使泥浆堆积在秧苗附近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使得水稻充分吸收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节省人工,提高施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且适于实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澧县城头山苞耳米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澧县城头山苞耳米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3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