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4185.9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务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天城市节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韩雪花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天路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通风 节能 通风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和转角管,通风管与转角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机构,所述连接座与通风管和转角管之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通过设置插接座、插接杆和风机等,达到了提高密封性,提高通风效率,方便装配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的大多数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密封性较差,导致通风效率降低,且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管道,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处风力较大,不适合开窗进行通风,而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一般在室内设置空气净化器,这样会增大室内空调的运转负荷,不利于节能环保,通过通风管道进行通风,能够有效节能,对于高层建筑的通风效果好。
目前的大多数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密封性较差,导致通风效率降低,且装配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和转角管,通风管与转角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机构,所述连接座与通风管和转角管之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外端设置有梯形部,所述插接座和梯形部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接槽,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对应通风管和转角管位置处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连接座的外侧端面上开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插接有插接杆,所述通风管和转角管上对应插接杆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插接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插接杆上固定套装有移动板,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对应移动板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移动板与第二活动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插接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排风机构包括排风罩,所述排风罩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排风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排风罩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金属条,所述插接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磁吸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通过插接座插入通风管与转角管的内部进行连接,梯形部方便插接,密封垫提高插接完成后的密封性能,通过拉动拉板,使得插接杆向外侧运动,移动板在第二活动槽的内部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通风管和转角管插入插接槽的内部,松开拉板后,复位弹簧复位,插接杆插入固定槽的内部进行固定,装配方便高效,通过金属条和磁吸条,可在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排风机构,在通风管道较长时,可以起到辅助通风的作用,缓冲垫设置,对风机工作时的震动起到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通过设置插接座、插接杆和风机等,达到了提高密封性,提高通风效率,方便装配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的大多数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密封性较差,导致通风效率降低,且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中锁紧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的节能通风管道中连接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天城市节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天城市节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4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