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6411.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芳;李发林;崔豫泓;王国房;王建军;蔡洪涛;何红兴;苏鑫;张静;张桂玲;杜丽伟;边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6;B01F15/04;B01F3/20;C10L1/32;B01F3/12;F23K1/02;B02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理 制备 水煤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污泥水煤浆制备系统和污泥降粘处理系统;污泥降粘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污泥池、降粘剂混合罐、降粘处理器和降粘污泥罐,水罐与所述降粘剂混合罐相连通;所述降粘污泥罐、所述水罐和添加剂罐均与所述水煤浆制备系统中的配浆罐相连通,所述配浆罐与产品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能够对污泥进行降粘处理,然后与煤掺混制备污泥水煤浆,可作为锅炉燃料或气化原料,不仅使污泥得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而且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热值和水,节约了制浆用煤和水资源,能够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属于煤炭洁净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的增加,市政污水的处理量随之增大,污水的产物污泥也逐年增加,目前每年已经达到400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市政污泥年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到9000万吨。污泥中包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在内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若不能妥善处置,势必成为引爆环境危机的定时炸弹。因此,妥善处置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每年未妥善处置的污泥已经超过3000万吨,占污泥产量的75%以上。国内对污泥的处理方法以填埋为主,不仅占用土地、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处置费用高。焚烧减量明显,是国际上污泥处理的方向之一。但由于污泥水分高达80%左右,自身热值较低,约6~10MJ/kg,通常不能直接燃烧。将污泥与煤掺混协同焚烧,从而有效降低污泥处理的投资和处理成本,是国家支持的污泥处理方向之一。
水煤浆是由煤、水和添加剂组成的清洁、高效的煤基流体燃料和气化原料,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流动性好、燃烧效率高、节能环保等特性。截至2017年底,全国燃料水煤浆的设计产能已突破5000万吨/年,生产和使用量已达3000万吨/年,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窑炉的代油、代煤燃烧;在气化水煤浆领域,作为水煤浆进料的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以其投资低、成熟度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主流的煤气化技术。目前,我国已投产和在建的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等诸多煤化工项目,气头多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含多喷嘴、GE、多元料浆等以水煤浆进料的气化炉投产数量近300台套,年耗浆量1.2亿吨,未来几年水煤浆气化的用煤量将突破2亿吨。
利用污泥所含的热值和水,将污泥与煤掺混制成污泥水煤浆作为锅炉燃料或气化原料,不仅使污泥得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而且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热值和水,节约了制浆用煤和水资源,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但污泥持水性高、粘度大,不能直接与煤掺混制备水煤浆,必须在制备水煤浆前对污泥进行降粘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主要包括污泥降粘处理系统和污泥水煤浆制备系统,通过对原污泥进行降粘处理,再将处理后的降粘污泥与煤粉配合制备污泥水煤浆,从而提高污泥的配入量并提高污泥水煤浆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泥降粘处理制备水煤浆的系统,包括污泥降粘处理系统和污泥水煤浆制备系统;其中,
所述污泥降粘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污泥池、降粘剂混合罐、降粘处理器和降粘污泥罐,水罐与所述降粘剂混合罐相连通;
所述降粘污泥罐、所述水罐和添加剂罐均与所述水煤浆制备系统中的配浆罐相连通,所述配浆罐与产品罐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污泥水煤浆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煤仓、破碎机、煤粉仓和所述配浆罐。
其中,所述煤粉仓包括粗粉仓和细粉仓;
所述粗粉仓和所述细粉仓均与分级机相连通,所述分级机与所述破碎机相连通;
所述粗粉仓与所述配浆罐相连通;
所述细粉仓依次与超细粉研磨机、超细粉仓和所述配浆罐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6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