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多肽生物面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7181.6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王威;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乐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6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细胞因子 活性 多肽 生物 面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多肽生物面膜,包括外层膜以及外层膜后侧设置的含有活性多肽生物材料的内层膜,所述外层膜与内层膜之间边缘处互相连接封闭,所述外层膜与内层膜支架开设有挤压腔,所述外层膜前端面开设有螺纹槽口,所述内层膜靠近外层膜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拦阻槽,所述内层膜上开设有贯穿前后两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乳液流通机构,实现了通过压缩腔将挤压腔中的细胞因子乳液挤压到内层膜内侧,从而实现了面膜使用时添加乳液,采用了引导槽流动分散结构,从而实现了按压三个压缩腔时将乳液全面的按压到内层膜上通孔中,进而实现了乳液受到按压加速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多肽生物面膜。
背景技术
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敷在脸上用于美容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等。
面膜在现代是许多人对于美容的一种选择,然而现有的面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面膜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只能在使用之前在面膜内侧添加辅助药液,使得面膜贴上后就无法再次添加药液辅助使用;其次,现有的面膜往往只能长时间贴附获得保养效果,无法附加按压等加速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面膜使用过程中添加药液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含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多肽生物面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多肽生物面膜,包括外层膜以及外层膜后侧设置的含有活性多肽生物材料的内层膜,所述外层膜与内层膜之间边缘处互相连接封闭,所述外层膜与内层膜支架开设有挤压腔,所述外层膜前端面开设有螺纹槽口,所述外层膜上开设有三个压缩腔,且三个压缩腔通过三个连通槽与螺纹槽口相连通,所述内层膜靠近外层膜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拦阻槽,所述内层膜上开设有贯穿前后两侧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层膜以及内层膜上均开设有眼部孔、嘴部孔以及鼻部孔,所述眼部孔、嘴部孔以及鼻部孔均贯穿外层膜与内层膜前后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眼部孔、嘴部孔以及鼻部孔四周边缘处均与挤压腔互相隔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个压缩腔均为橡胶材质,所述三个压缩腔靠近内层膜的一侧均开口,所述三个压缩腔分别位于外层膜对应使用者额头部位以及两个苹果肌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阶梯拦阻槽共设置有多个,所述阶梯拦阻槽相邻的两个之间间距相等,所述阶梯拦阻槽均呈环状结构,所述阶梯拦阻槽截面均呈之间三角形结构,所述阶梯拦阻槽靠近内层膜内侧的一侧高度高于阶梯拦阻槽靠近内层膜外侧的一侧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孔共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均位于阶梯拦阻槽相邻的两个之间部位以及阶梯拦阻槽中心处内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乳液流通机构,由于采用了外层膜上开设的螺纹槽口,以及螺纹槽口通过连通槽与三个压缩腔之间的连通,实现了螺纹槽口上旋合安装细胞因子乳液瓶后将细胞因子乳液挤入三个压缩腔中,又由于采用了压缩腔靠近内层膜的一侧开口,以及内层膜上开设的多个通孔,实现了通过压缩腔将挤压腔中的细胞因子乳液挤压到内层膜内侧,从而实现了面膜使用时添加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乐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乐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7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