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车油路自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7471.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6 | 分类号: | F16N39/06;F16N7/38;F16N19/00;F16N21/04;F16N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车 油路 自动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车油路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净油储存罐,所述净油储存罐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油管与净油储存罐传输连接,所述第一油泵输出端通过第一出油管固定连接有输送油管。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油泵将净油储存罐内的干净油品通过输送油管将干净油品输送到机台培林运作处,实现机台的润滑,使用后的油品通过油品回收管进入过滤罐,使用后的油品在过滤罐内进行过滤,最后通过第二油泵重新进入净油储存罐,实现了油品循环,减少了废油处理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同时降低了油品的消耗量,降低了平板车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油路自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润滑油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半合成润滑油等几类。润滑油是由天然气与原油提炼的碳氢化合物配制而成,国际上没有合成油之明确定义,一般以润滑油中含有PAO即称为合成机油。
目前,现有的平板车润滑油路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平板车润滑油路缺乏循环过滤装置,由于在机台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及各项杂物,影响了油品的质量,使得机台润滑油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不仅增加废油的处理量,更是加大了油品的损耗,从而增加了平板车的使用成本;其次,现有的平板车润滑油路缺乏油品自动供应装置,使得平板车润滑油路容易出现断油现象,造成内部元件出现磨损,降低了平板车润滑油路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平板车油路自动冷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车油路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净油储存罐,所述净油储存罐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油管与净油储存罐传输连接,所述第一油泵输出端通过第一出油管固定连接有输送油管,所述外壳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顶部竖直穿设有油品回收管,所述过滤罐内腔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与第三过滤室,且所述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与第三过滤室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过滤罐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输入端通过第二进油管与第三过滤室传输连接,所述第二油泵输出端通过第二出油管与净油储存罐传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净油储存罐竖直端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净油储存罐内腔设置有浮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油管外表壁设置有与外壳体固定连接的过滤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送油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输送油管并联连接,多个所述输送油管外表壁均设置有电动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位传感器水平高度要大于第一进油管底端距离净油储存罐底部的高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油泵将净油储存罐内的干净油品通过输送油管将干净油品输送到机台培林运作处,实现机台的润滑,使用后的油品通过油品回收管进入过滤罐,使用后的油品在过滤罐内进行过滤,最后通过第二油泵重新进入净油储存罐,从而实现了油品循环,减少了废油处理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同时降低了油品的消耗量,降低了平板车的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7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电源线的蜂鸣器
- 下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