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下侧门边框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7857.1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7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欣;李涛志;董宇;董芳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金石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D3/00;B21D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知住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1 | 代理人: | 林艳艳 |
地址: | 066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侧门 边框 整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用整形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下侧门边框整形装置,其控制整形钳口微动进入下侧门边框待整形部位,下侧门边框单侧整形完毕后,通过调整平台横移即可实现另一侧下侧门边框的整形作业,解决了现有的货车下侧门人工作业问题,全过程机械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包括边框整形装置和调整平台,调整平台用于带动边框整形装置水平位移,边框整形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和导向杆,导向杆伸出承载框架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偏向承载框架侧面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有伸缩端,伸缩端与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后整形钳口板连接;导向杆伸出承载框架另一端固定有前整形钳口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用整形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下侧门边框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长期现场调研,铁路货车由于装卸方式对车体造成损伤等原因,其车体上的下侧门边框存在凹凸、扭曲、卷边等变形,导致下侧门边框与下侧门间隙超出破损车门整治6mm的检修标准。
目前铁路货车车体检修作业时,通过移动式车体整形机可以连同下侧门一体调整一部分外凸变形,但大部分下侧门边框的变形,是靠乙炔火焰加热后,由人工采用简易长杆卡钳来回掰动的方式大致解决,劳动强度很大,作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化、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移动式下侧门边框整形装置,根据下侧门边框整形作业空间,配合叉车的升降和前后移动,提供一种六个自由度调整平台,实现整形钳口的上下、左右和前后调整动作,控制整形钳口微动进入下侧门边框待整形部位,下侧门边框单侧整形完毕后,通过调整平台横移即可实现另一侧下侧门边框的整形作业,解决了现有的货车下侧门人工作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下侧门边框整形装置,包括边框整形装置和调整平台,所述边框整形装置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调整平台上端,所述调整平台用于带动边框整形装置水平位移,所述边框整形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和贯穿承载框架并在承载框架上滑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4个并左右两排对称分布,导向杆伸出承载框架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偏向承载框架侧面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后整形钳口板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后整形钳口板伸缩;所述导向杆伸出承载框架另一端固定有前整形钳口板,所述前整形钳口板和后整形钳口板相对侧面左右边沿均设置有钳口。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整平台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双向移动油缸,所述双向移动油缸的移动端与所述承载框架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承载框架的底端支脚所连接的滑块配合的滑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整形钳口板偏向所述后整形钳口板的侧面位于导向杆内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条。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端与所述后整形钳口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前整形钳口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金石科贸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金石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