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9034.2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娇娇;张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56 | 分类号: | B60S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8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车镜远 红外 加热 消除 水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包括后车镜外壳,所述后车镜外壳一端设有后车镜架,所述后车镜架上固定设有后车镜,所述后车镜外壳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车镜外壳与所述后车镜架之间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靠近安装座一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穿于所述安装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和螺纹孔,所述滑槽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挡块一。有益效果:通过手动向外拉动活动杆,使固定柱松弛不被夹持,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取出固定柱,完成拆卸,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水雾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汽车在雨天、雾天或雪天行驶过程中,汽车左右两侧外后视镜上因有雨水、雾气或雪花导致驾驶者看不清汽车后车镜,不但给驾驶者带来诸多麻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包括后车镜外壳,所述后车镜外壳一端设有后车镜架,所述后车镜架上固定设有后车镜,所述后车镜外壳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车镜外壳与所述后车镜架之间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靠近安装座一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穿于所述安装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和螺纹孔,所述滑槽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挡块一,所述螺纹孔内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设有限位挡块二。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固定设有的隔热层、支撑层、防火层、远红外发射层和导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和所述螺纹孔外侧均固定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限位挡块一一端贯穿于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外设有调节球体。
进一步的,述限位挡块一和所述限位挡块二一侧均固定设有防滑耐磨垫。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限位挡块二一端贯穿于所述螺纹孔并延伸至所述挡板外设有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车镜远红外加热消除水雾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有加热体,从而可以在下雨天,对汽车后车镜进行加热,达到消除水雾的目的;通过设有安装座,来安装加热体,在安装时,先通过手动操作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带动限位挡块二移动,通过限位挡块二对固定柱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在以后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就可以不用在拧动螺纹杆,方便了安装与拆卸固定柱,先向外拉动活动杆,活动杆带动限位挡块一向外运动,此时安装孔内有较大空间可以放入固定柱,然后再放开活动杆,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限位挡块一压紧固定柱,固定柱被定位夹紧,从而完成对加热体的固定安装,当需要拆卸检修加热体时,通过手动向外拉动活动杆,使固定柱松弛不被夹持,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取出固定柱,完成拆卸,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2)通过远红外发射层进行加热,从而对汽车后车镜进行加热,达到消除水雾的目的,导热层起到导热的作用,隔热层起到隔热的作用,防火层和支撑层,起到支撑和防火的作用。通过设有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设有调节球体和调节旋钮,方便了操作。通过设有防滑耐磨垫,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9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