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绝缘棒检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9952.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顾志伟;徐拥华;洪宬;蒋波;郑俊;毛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绝缘 检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绝缘棒检验设备,属于高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传送带、驱动机构和一对机械手控制机构以及一对机械手,所述驱动机构中包含高压电源和电流传感器,驱动机构通过连接线与机械手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连接线中包含控制线和高压线,所述机械手控制机构与机械手控制连接,高压电源通过高压线连接机械手控制机构在一对机械手之间加有十千伏电压,所述电流传感器通过控制线控制机械手控制机构,其优点在于:可批量检测高压绝缘棒的质量,且速度快,可筛选出质量不合格的高压绝缘棒并将其分别出来,拥有人工和自动检测两种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批量检测高压绝缘棒的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电力设备安装和检修过程中,断开和闭合隔离开关,以及装拆携带式接地线时,都是电力工人戴着绝缘于套来操作,因此电力工人不得不近距离接触高压设备,这样的话电力工人工作的危险程度增加。并且绝缘于套的绝缘性能有限,并且有时候绝缘手套损坏了也不易发现,使得电力工人的安全更加没有保障。
因此绝缘棒的产生就解决了上述的问题,绝缘棒主要是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为保证操作时有足够的绝缘安全距离,绝缘操作杆的绝缘部分长度不得小于0.7m,绝缘杆的产生使得电力工人不用近距离的接触高压设备工作,然后电力工人戴着绝缘于套用绝缘棒断开和闭合隔离开关,以及装拆携带式接地线时,电力工人的安全得到了双重保障。为了保证绝缘棒稳定的性能,因此绝缘棒出厂之前,都会对其绝缘性能进行测试。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绝缘杆、核相器等绝缘杆类安全工具需每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以校验其绝缘性能。这是因为绝缘杆长期应用于现场带电操作,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老化、损坏或受潮,其绝缘性能也会大幅下降。
如果将此类绝缘性能不好的绝缘杆应用于现场带电操作,极易对使用者造成危害。老化、损坏或受潮的绝缘杆在承受高压电时,会发生绝缘杆穿击、闪络或过热等现象,因此耐压试验是校验绝缘杆绝缘性能的有效方法。
在绝缘杆的耐压试验中,将被测绝缘杆的一端施加规程规定的电压,另一端接地,以绝缘杆耐压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无闪络及无过热为合格。传统的绝缘杆耐压试验多采用单根进行,且试验装置的可调节性差,不可移动,操作繁琐,使得耐压试验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次对绝缘杆加压,耐压试验效率低。
日常常用的安全工器具主要分为:高压绝缘操作棒、高压验电笔、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目前市面上已有专门针对绝缘手套与绝缘靴校试的试验台,但并没有针对高压绝缘操作棒、验电笔的试验台。对于高压绝缘操作棒与验电笔的耐压试验,往往是试验单位自己制作的一个较为简易的试验支架上进行,单次试验数量较少(1~2支),对于数量较多的试验(高压接地操作棒通送检数量较大)耗时较多,工作效率低,且人员反复重复操作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一般检测绝缘棒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办法都是在绝缘棒两端加高压(一般是10kv),观察绝缘棒表面是否产生电弧,若产生电弧则绝缘棒已经不符合使用要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4789890 U)公开了一种绝缘棒高压试验装置,包括高压加压端和接地端,其中,高压加压端包括导电杆、绝缘支柱、底板和万向轮,底板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绝缘支柱固定在地板的左右两端,绝缘支柱的顶端通过导电杆相连接,接地端包括U型卡槽、工作面、支角,接地柱、支撑柱和底座,工作面上设有若干个支角,支角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面连接,支角通过螺栓与U型卡槽连接;工作面上设有接地柱,工作面导电且与支撑柱相连接,支撑柱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支撑柱与底座连接。该专利对可以同时对多根高压绝缘棒进行测试,但存在下述两个问题:1、同时观测多根高压绝缘棒表面的电弧实际上不具备操作性,且电弧本身不一定能依靠肉眼观测到,这样的测试结果难免存在一些疏忽,一旦出现疏忽,对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是极大的安全隐患;2、这样的检测设备仍然比较简陋,自动化程度较低,仍然需要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9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