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油膜阻尼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0315.X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磊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油膜 阻尼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油膜阻尼轴承,包括轴承上壳体和轴承下壳体,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内侧等角度设置有多个瓦块,每个所述瓦块所占弧段为72°,瓦间弧段的内侧安装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轴承上壳体以及轴承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瓦块与限位器之间存在径向间隙,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0°、90°、180°及270°处槽内开设四个进油孔一;可承受较大的转子载荷,拓宽了阻尼轴承的应用范围;通过挤压油膜增大了轴承的阻尼系数,减小了轴系的振动位移并提高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该轴承有较低的交叉刚度耦合,可降低油膜力的非线性特征对转子动力学的影响;该轴承可在无法避开共振频率的区间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油膜阻尼轴承。
背景技术
在支承轴承结构减振技术中,通常采用弹性支承的结构形式来获得减振效果,采用弹性支承可以降低转子系统的支承刚度,即临界转速也随之降低,具有一定的支承减振效果;相对转子自身振动,弹性支承处的振动更大,因此为了减小弹性支承处的振动,在系统中引入外加阻尼来降低转子系统及弹性支承处的振动,弹性支承滑动轴承中外加阻尼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弹性支承处加阻尼器;在对可倾瓦轴承瓦块支点摩擦试验中发现,随着负载的增大,枢轴支承轴瓦引起的轴心轨迹变化相对于平衡位置是直线路径,而球窝支承轴瓦的情况下,轴心轨迹是曲线路径,同样类似地情况发生在动态系数试验中,枢轴支承轴瓦的交叉耦合动态系数分别等于零,而球窝支承轴承的系数的不等于零,并且很显著。
传统机械支点可倾瓦轴承通过轴瓦摇动或滑动,实现轴承刚度与阻尼系数低交叉耦合,同时会有机械支点的磨损和高接触压力等问题,如支点发生卡涩或其他因素导致瓦块无法偏摆,将会产生影响机组稳定运行或滑油量突然增加等现象,实际使用中较为不便,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油膜阻尼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压油膜阻尼轴承,包括轴承上壳体和轴承下壳体,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内侧等角度设置有多个瓦块,每个所述瓦块所占弧段为72°,瓦间弧段的内侧安装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轴承上壳体以及轴承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瓦块与限位器之间存在径向间隙,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0°、90°、180°及270°处槽内开设四个进油孔一,0°和180°上、下壳体半孔组成一完整进油孔一,所述瓦块的表面设置有瓦温测点。
优选的,所述瓦块的内壁直径大于轴径形成间隙润滑,所述瓦块的内壁表面浇筑有巴氏合金,每个所述瓦块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挤压油孔,所述瓦块的外表面中心处与轴承上壳体以及轴承下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挤压减振膜,所述挤压减振膜与挤压油孔呈相通状。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上对称开设有进油孔三,所述轴承上壳体顶部两侧设置两个呈对称状的起吊螺孔,所述瓦块两侧储油槽中沿径向分别开设5个进油孔四,所述进油孔四与进油孔三通过环形腔连通,所述进油孔四的一侧开设有储油槽。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壳体与限位器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防转销钉,所述上壳体及下轴承壳体在中分面处贯穿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侧边表面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侧边设置有挡油环。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壳体与轴承下壳体的内侧两端中心处开设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回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承受较大的转子载荷,拓宽了阻尼轴承的应用范围;
2.通过挤压油膜增大了轴承的阻尼系数,减小了轴系的振动位移并提高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磊,未经康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0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