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0769.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邹会;陆建斌;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房屋 地下 空间 承托 更换 组合式 圈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住宅领域,具体是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包括圈梁梁体、承托体和过渡套,所述圈梁梁体包括钢筋束、混凝土和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嵌入钉,所述嵌入钉贯穿所述钢筋束,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的外侧,所述过渡套固定在所述嵌入钉的外壁,且所述承托体套设在两个所述过渡套的外壁,且所述承托体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过渡套可拆卸连接,所述承托体的上端面设有承托面;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圈梁梁体中设有向外延伸的嵌入钉,并且在嵌入钉上螺纹连接有过渡套,起到承接的作用,并且在过渡套的外部套设有一个承托体,承托体上可以连接承托架,进而便于后期加装或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住宅领域,具体是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也叫做地圈梁;而在墙体的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也叫上圈梁。其作用是配合楼板和构造柱,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以及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1、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4、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的作用较大;当房屋在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的作用较大。
现有技术中,尤其是地下管廊地下室等场合,都会在圈梁外侧设置承托梁,用来支撑通风管道、线缆管道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根据发展可以需要增添许多新的管道,但是现有的承托梁都是通过铆钉固定在圈梁外侧,不方便更换。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房屋地下浅层空间内承托梁更换的组合式圈梁结构,包括圈梁梁体、承托体和过渡套,所述圈梁梁体包括钢筋束、混凝土和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嵌入钉,所述嵌入钉贯穿所述钢筋束,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的外侧,所述过渡套固定在所述嵌入钉的外壁,且所述承托体套设在两个所述过渡套的外壁,且所述承托体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过渡套可拆卸连接,所述承托体的上端面设有承托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嵌入钉的第一端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钢筋束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混凝土中,所述嵌入钉的第二端具有螺纹,所述过渡套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套呈矩形的柱状,所述过渡套远离所述圈梁梁体的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承托体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套的长度为300-4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体上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承托凸台A,两个所述承托凸台A之间形成至少100mm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设有承托凸台B,所述承托凸台B的宽度为所述承托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体上开设有两个与所述过渡套配合的过渡套孔,所述承托体为木质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0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火轮齿金刚石圆锯片
- 下一篇:一种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