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式换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2928.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金圆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5/00 | 分类号: | F28D5/00;F28F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51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式换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热流体弯管,所述热流体弯管的两端均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第一水泵出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式换热设备不具备换热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的功能,冷却水在对换热管换热时的接触时间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冷却水与换热管接触产生的热蒸汽没有进行利用直接排出,浪费了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加热器通常包含有筒体、加热管、入水管及出水管,筒体内部有一隔板,隔板上方有一内顶板,入水管向上穿过内顶板而出,入水管将水导入隔板的外周,内顶板有一流通口,现有的循环式换热设备不具备换热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的功能,冷却水在对换热管换热时的接触时间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冷却水与换热管接触产生的热蒸汽没有进行利用直接排出,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换热设备,具备换热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式换热设备不具备换热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的功能,冷却水在对换热管换热时的接触时间短,导致换热效果不佳,冷却水与换热管接触产生的热蒸汽没有进行利用直接排出,浪费了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热流体弯管,所述热流体弯管的两端均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第一壳体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进风管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风机出风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二壳体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第四输送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热流体弯管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管远离风机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散气网桶,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泵、风机、第二水泵、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液位窗的正面喷涂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金圆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金圆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2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