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捆带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2986.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云;杨建华;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捆带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捆带车,所述捆带车包括:捆带车框架;至少两个滑轮,沿着所述捆带车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车体底板上;以及铡切机构,设置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捆带出口处。本实用新型的捆带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捆带剪裁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捆带车。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工程包装车间所有成品卷包装,均需要人工剪取合适长度捆带进行打包。剪取捆带前,需将捆带放在捆带盘上手工转动放出合适长度后,由员工使用专用剪刀剪断;由于捆带剪刀过重一直拿在手中操作存在不便,需放至地面支撑受力进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手柄受力不平衡现象,易发生打滑挤压手指现象,使员工间接性受到伤害,存在安全作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捆带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捆带剪刀剪取捆带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以及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捆带车,所述捆带车包括:
捆带车框架;
至少两个滑轮,沿着所述捆带车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车体底板上;以及
铡切机构,设置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捆带出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捆带车还包括移动轮,安装固定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底部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滑轮通过滑轮安装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捆带车框架的底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滑轮的高度不同,其中较高的一个所述滑轮更靠近所述铡切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捆带车框架的未设置所述铡切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推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捆带车框架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板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支撑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三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车体底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挡板的一侧或者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铡切机构包括刀柄、与所述刀柄连接的传动连杆、与所述传动连杆连接的移动刀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刀片一侧的固定刀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刀片的底表面为斜坡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铡切机构还包括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与所述刀柄的固定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回位装置包括移动杆,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第一固定挡板、回位弹簧和第二固定挡板;其中,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刀柄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可自由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捆带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捆带剪裁作业效率;
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后捆带车在现场试用杜绝由于捆带剪刀手柄打滑挤压的安全隐患,降低了传统作业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捆带车外形改良后,更便于捆带的更换,以前需要2人一同更换新捆带,现在只需要一人便可完成操作,提高了此项作业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捆带车的主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捆带车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2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水压实现三面雕刻的瓷砖雕刻机
- 下一篇:一种带高压旋转喷水轮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