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3231.1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7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吴宝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海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海参 扇贝 装置 | ||
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涉及一种水下采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硅胶板、执行机构、旋转架、收集仓、导向板;收集仓由侧板组成,包括上板、底板、后板、前倾固定板,它们通过三角架连接固定在一起;导向板为左右对称状,通过底面螺栓与收集仓底板连接固定;执行机构通过尾端连接螺栓固定到收集仓上的前倾固定板,旋转架通过自己本身定位长条孔与执行机构对孔安装通过螺栓固定牢固;硅胶板上面开孔与旋转架的开的螺纹孔对应,通过螺钉和垫片把硅胶板固定在旋转架上,旋转架平面与水平面成10°角。本实用新型实现潜水采捕作业时,设备可以长时间作业,同时不用担心涉及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和水下意外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采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水下采捕装置多数都是机械手和管吸入的方式,机械手操作不方便无法准确对目标抓取,容易偏离目标,造成采捕效率低。管吸入方式操作也是不方便,不能准确对准目标时候,目标受水流的影响会四处浮动,同时扇贝因太重,吸不上来,如果提高吸入压力会把海底土样一起吸走,破坏了海底的原有生态,损失就会更大。因为人单次作业时间有限,长年累月作业会有潜水带来的职业病且每次潜水都有一定涉及生命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旋转机构及导向板,实现潜水采捕作业时,设备可以长时间作业,同时不用担心涉及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和水下意外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硅胶板、执行机构、旋转架、收集仓、导向板;收集仓由侧板组成,包括上板、底板、后板、前倾固定板,它们通过三角架连接固定在一起;导向板为左右对称状,通过底面螺栓与收集仓底板连接固定;执行机构通过尾端连接螺栓固定到收集仓上的前倾固定板,旋转架通过自己本身定位长条孔与执行机构对孔安装通过螺栓固定牢固;硅胶板上面开孔与旋转架的开的螺纹孔对应,通过螺钉和垫片把硅胶板固定在旋转架上,旋转架平面与水平面成10°角。
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导向板呈斜面状,导向板导入角度30°。
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两个执行机构中心距离280mm。
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收集仓前面入口处制有倾角30°的坡口。
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收集仓底板开有阵列式排列的孔。
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海参扇贝采捕装置,所述收集仓侧板采用平板,后面板上部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推动水下采捕设备的快速研发迭代,早日争取替代人下水作业,在更广阔的海底去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的速度级别、旋转架的清扫板数量、硅胶的厚度的选取,旋转机构与水平夹角、以及导向板的角度结构与硅胶旋转架的配合均达到了最佳设计。在真实海域,水深18米、范围约30米乘30米的区域,15分钟内进行水下海参扇贝抓捕到30只扇贝和一只海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架部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外形轴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上下斜面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左右斜面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与执行机构对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与平面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海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海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3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牲畜多部位多管引流合流过滤固定装置及引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玄武岩纤维针刺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