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3535.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罡;李天晓;朱世杰;李荣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8 | 分类号: | A61M25/098;A61M2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王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微管,所述硬微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微管,所述软微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标记,所述软微管的中部设有第一标记,所述硬微管和软微管的外壁均涂有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导管尾端的两个不透射线标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使得微导管在射线下清晰可辨,有效的达到了使医生准确判断导管位置的目的,通过设置硬微管的硬度大于软微管,硬微管和软微管外表面的亲水涂层,可以通过保持硬微管和软微管外壁的湿润,从而达到使硬微管和软微管外壁润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微导管。
背景技术
微导管,是一种外径小于1mm、单腔尾端带孔的导管,除了极细外,还要求有非常好的柔性,能够进入迂曲复杂的血管而不损伤血管内,主要适用于专业医生有选着地控制灌注药物和诊断材料,如栓塞材料和造影剂到外周和神经管。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9137697U中公开的微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和设置在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微导管在介入手术中能够顺利通过极度狭窄和弯曲的病变部位,但是该实用新型的远端在进入人体之后,无法通过射线观察到圆管的具体位置,影响医生对导管位置的判断,并且该实用新型不具备良好的柔顺性,在人体内推送时的阻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导管,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微管,所述硬微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微管,所述软微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标记,所述软微管的中部设有第一标记,所述硬微管和软微管的外壁均涂有亲水涂层。
可选的,所述硬微管与连接管连接的一端外侧套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长度等于连接管长度的二倍,所述橡胶管的内径等于硬微管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橡胶管的外侧套接有防滑管,所述防滑管靠近连接管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防滑管的一端与连接管套接,所述防滑管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均为不透射线标记,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标记的展开长度小于软微管的直径,所述第一标记的宽度小于第一标记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硬微管的包括外套层、编织层、内套层,所述内套层的外壁与编织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编织层由十根金属丝编织而成。
可选的,所述编织层的外壁与外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层的外表层上有亲水涂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导管,通过设置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能够方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到微导管的尾端,导管尾端的两个不透射线标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使得微导管在射线下清晰可辨,有效的达到了使医生准确判断导管位置的目的。
2、该微导管,通过设置硬微管的硬度大于软微管的硬度,软微管的柔韧性大于硬微管的柔韧性,使得导管尾端更容易进入设想的解剖部位,硬微管和软微管外表面的亲水涂层,可以通过保持硬微管和软微管外壁的湿润,从而达到使硬微管和软微管外壁润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3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调节装置混合器及水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占有率较高的地下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