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PS用蜗杆与电机轴的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326.5 | 申请日: | 201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庚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庚寅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ps 蜗杆 机轴 联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EPS用蜗杆与电机轴的联接装置,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轴或蜗杆两者其中一根轴端部为扁方轴,另一轴端部为扁方孔,装配时扁方轴直接插入扁方孔,并在中间装有缓冲圈,且该缓冲圈与扁方轴和扁方孔适度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以扁方轴、扁方孔和缓冲圈的结构实现电机轴与蜗杆的联接,零件简单且占用轴向空间小,节省了EPS在整车上的安装空间,能有效传递力矩且具有缓冲作用,并能消除同轴度和垂直度误差的影响,避免电机轴和蜗杆上的轴承受到额外的径向力,使运转更平滑,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EPS的蜗杆与电机轴的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器(Electric Power Steering),后文简称EPS,是汽车转向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EPS中通常会有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而蜗杆是通过电机来带动旋转的,电机的输出轴就需要与蜗杆进行联接,从而实现力矩传递。
电机轴与蜗杆的联接装置常规有花键联接、凸爪联接等形式,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花键联接结构简单,但对轴的同轴度要求比较高,花键的精度也很高,使用中容易产生异响。凸爪联接装置,如专利200820154089中所述,是在蜗杆和电机轴上都伸出一个凸爪,凸爪与凸爪交错对接,中间装有一个齿形橡胶垫。凸爪联接装置对同轴度要求不高,也不会异响,但两个凸爪增加了轴向空间,对于电机的布置增加了难度,因为整车上用于安装EPS环境空间往往有限。显然产品所占用空间是越小越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上述两种结构基础上,提供一种即具有缓冲作用,又不增加轴向空间的联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轴或蜗杆两者其中一根轴端部为扁方轴,另一轴端部为扁方孔,装配时扁方轴直接插入扁方孔,并在中间装有缓冲圈,且该缓冲圈与扁方轴和扁方孔适度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圈两端外侧都有倒角,以方便装配;其内侧为中鼓形圆弧面结构,可消除两轴的垂直度和同轴度误差带来的装配困难和转动中带来的阻滞现象,避免电机轴和蜗杆上的轴承受到额外的径向力,使运转更平滑,提高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PS中蜗杆与电机轴的联接装置,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取消了专利200820154089中的凸爪结构,有效地缩短了电机的轴向距离,节省了EPS在整车上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蜗杆大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缓冲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机轴输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杆,2、缓冲圈,3、电机轴,1.1、扁方孔,1.2、顶尖孔,2.1、倒角,2.2、中鼓形圆弧面,3.1、扁方,4、电机,5、蜗轮,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庚寅,未经刘庚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蒸汽疏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辅助夹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