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无胆防绒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420.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海;张汉洪;谢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胆防绒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无胆防绒面料,涉及服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无胆防绒面料,包括上层脂肪族防水层和下层化纤面料层,选择聚丙烯酸类化合物对于面料的手感影响较小,且对于第二层化纤面料层具有一定的固纱作用,有利于面料的防绒效果。经采用纤维设计,使面料更加的蓬松,从而能够填满纱线的缝隙,减小漏绒的风险,搭配纤维的特性,使其不至于因为密度过大而导致面料的手感偏硬,或者因密度过小,导致手感偏软,从而影响面料的整体质感;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成本及能量的消耗,且可以避免因压光温度过高对色牢度及深色系面料色深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无胆防绒面料。
背景技术
羽绒制品是指以养殖的鸭、鹅的毛、绒为填充料,羽绒面料为填充结构,再加以缝制的综合性实用产品。羽绒面料作为羽绒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稳定起关键作用。
羽绒制品的钻绒与否直接影响其的舒适性与美观,然而很多面料都是通过增加羽绒内胆的方式来达到防绒,这不仅造成成本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更多的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及更多的废弃物产生,且生产过程中亦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无胆防绒面料应运而生。
然而目前的无胆防绒面料,几乎都是通过重压光或者上胶的方式来使面料达到防绒的,而本专利直接运用纤维的特性搭配合理的经纬密设计来达到无胆防绒防绒的要求,这能缩小面料的生产流程,能节省成本,且能够避免因压光造成的色牢度及色深不足的问题出现,保证面料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胆防绒面料,通过对纤维的选择并搭配面料组织进行科学设计,使其达到无胆防绒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无胆防绒面料,包括面料层和附着在面料层上的脂肪族防水层。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面料具有防水的功能,相较于目前较为常用的硅系化合物,聚丙烯酸对于面料的手感影响较小,且对于第二层化纤面料层具有一定的固纱作用,有利于面料的防绒效果,而硅系化合物,会造成纱线缝隙之间的更加润滑,从而使第二层的化纤面料层之间更容易滑动,而产生滑纱的问题,从而不利于防绒效果,所述的脂肪族防水层为聚丙烯酸类化合物。
进一步地,为了使脂肪族防水层完全附着于化纤面料层上每根纱线的外表面,所述的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通过高温烘焙的方式使其附着于化纤面料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料层为化纤面料层,所述的化纤面料层为涤纶纤维,所述的涤纶纤维其旦尼数为25D~50D,DFP系数为0.2~0.35的纤维(DFP为纤维旦尼数与单纤维数的比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每根纱线里的纤维数最大化,使面料更加的蓬松,从而能够填满纱线的缝隙,减小漏绒的风险,且使手感更加的柔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化纤面料层经纱和纬纱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定排列;所述的涤纶纤维搭配有织物设计,所述的织物设计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平纹,所述的织物总密度为390T~450T。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于对脂肪族化合物的选择,选择聚丙烯酸类化合物相较于目前较为常用的硅系化合物,聚丙烯酸对于面料的手感影响较小,且对于第二层化纤面料层具有一定的固纱作用,有利于面料的防绒效果,而硅系化合物,会造成纱线缝隙之间的更加润滑,从而使第二层的化纤面料层之间更容易滑动,而产生滑纱的问题,从而不利于防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安全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工厂用环保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