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套圈影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694.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3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贵;江海彬;陈德良;巫骏;王洪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士肯(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93;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高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影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套圈影像检测装置,可包括机架、分别布置在机架两边上的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布置在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之间的对标轴承套圈输送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每条影像检测流水线上均布置有上料机构、第一上倒角检测机构、外圆检测机构、第一内壁端面检测机构、翻转机构、第二内壁端面检测机构、第二上倒角检测机构、不合格品剔除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拨料机构,对标轴承套圈输送装置用于将对标轴承套圈输送到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的第一上倒角检测机构上,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程序控制各个机构运行以实现对轴承套圈的上倒角、外圆及内壁端面的检测并剔除检测不合格的轴承套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检测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轴承套圈影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一种比较精密的配件,其外观尺寸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符合相关行业对标,因此需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测。现有轴承套圈的检测大都采用人工进行,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误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轴承套圈影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机架、分别布置在所述机架两边上的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布置在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之间的对标轴承套圈输送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每条影像检测流水线上均布置有上料机构、第一上倒角检测机构、外圆检测机构、第一内壁端面检测机构、翻转机构、第二内壁端面检测机构、第二上倒角检测机构、不合格品剔除机构、出料机构以及拨料机构,所述对标轴承套圈输送装置用于将置于其输送带上的对标轴承套圈输送到两条影像检测流水线的第一上倒角检测机构上并将该对标轴承套圈从第二上倒角检测机构转移到所述输送带上,所述拨料机构用于将轴承套圈从一个工位转移到下一个工位,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程序控制各个机构运行以实现对轴承套圈的上倒角、外圆及内壁端面的检测并剔除检测不合格的轴承套圈。
进一步地,所述拨料机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和安装在所述二维移动平台上的第一拨料板、第二拨料板、第一拨料板驱动气缸和第二拨料板驱动气缸,第一拨料板和第二拨料板上设有六对夹爪,每对夹爪对应一个工位,第一拨料板驱动气缸和第二拨料板驱动气缸分别与第一拨料板和第二拨料板驱动连接,使得第一拨料板和第二拨料板沿相反方向移动,以实现夹紧或松开轴承套圈,所述二维移动平台带动夹爪将轴承套圈从一个工位转移到下一个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拨料机构还包括拨杆,所述拨杆安装在第一拨料板或第二拨料板的末端,用于将检测合格的轴承套圈推到出料机构的输送链板上,其中拨杆的末端面为凹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进料通道、输送链板、气缸安装座、无杆上料气缸和推杆,进料通道与输送链板垂直并且其出口连接于输送链板,输送链板上方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宽度稍大于轴承套圈的外径,无杆上料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座上,推杆与无杆上料气缸驱动连接,以将离开所述导向槽的轴承套圈推到第一上倒角检测工位上,其中,所述推杆的末端面为凹弧面。
进一步地,第一上倒角检测机构和第二上倒角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垂直手动位移平台、CCD相机和环状同轴光源,所述垂直手动位移平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CCD相机和环状同轴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垂直手动位移平台的上下两个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壁端面检测机构和第二内壁端面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垂直手动位移平台、CCD相机、圆顶光源和面光源,所述垂直手动位移平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CCD相机和圆顶光源安装在所述垂直手动位移平台的滑块上,所述面光源安装在所述圆顶光源下方,待检测的轴承套圈位于面光源与圆顶光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圆检测机构包括旋转台、可升降定位机构、黑白工业相机和同轴线光源,可升降定位机构从上方压紧位于旋转台上的轴承套圈,黑白工业相机安装在一水平手动位移平台的滑块上并且其镜头对准轴承套圈的侧面,同轴线光源置于黑白工业相机和轴承套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士肯(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韦士肯(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短光程背光灯口处漏光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装置防闪络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