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967.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帕克热敏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82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功率 加热器 | ||
一种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割成多个连通的回转式水室;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水室内。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具有如下优势:1、采用MCH发热片,重量轻,功率密度高,发热速度快。2、绝缘强度高,即使MCH发热片断裂,水也不会带电。3、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制作3KW以下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加热机械,特别是一种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液体加热器中,有采用PTC作为发热元件的PTC液体加热器,也有采用电热膜作为发热元件的。由于PTC液体加热器具有恒温可靠耐干烧的性能,所以目前市场主流以PTC液体加热器为主。
PTC液体加热器,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作为水道。有设计成回字形铝管的水道,有铝合金铸体结构的,有多通道平行流结构的水道等等。
这些设计,由于采用铝合金,均存在易腐蚀的缺点,并释放铝离子和钾离子。且以上结构均是外热式加热结构,对外辐射温度高,热效率低。
也有采用不锈钢管制作的水加热器,该设计结构简单,耐腐蚀性强,由于采用内热方式,热效高。但是由于不锈钢电热管的功率密度相对较低,重量比较重,发热速度也相对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割成多个连通的回转式水室;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水室内。
顶部的所述水室与所述出水管对应;底部的所述水室与所述进水管对应。
所述加热件为MCH加热片。
还包括外压板,所述外压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MCH加热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外压板与所述壳体固定。
还包括内压板,所述内压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MCH加热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压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向着所述壳体相对侧的内壁延伸,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对侧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
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
所述密封圈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具有如下优势:
1、采用MCH发热片,重量轻,功率密度高,发热速度快。
2、绝缘强度高,即使MCH发热片断裂,水也不会带电。
3、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制作小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薄型小功率水加热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帕克热敏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帕克热敏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动开关三通型阀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