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轮扒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996.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7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轮 扒轮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轮扒轮器,包括凹型架,所述凹型架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部水平放置电机轮,凹型架顶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矩形横梁,矩形横梁中部竖直贯穿固定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竖直向下螺纹拧合贯穿有螺纹丝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型移动块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C型扒架,C型扒架可以对电机轮勾住在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向上提起扒轮,方便快捷无需人工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扒轮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轮扒轮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使用的电机皮带轮扒轮器由扶正体、顶丝、扒轮爪构成。扒轮爪卡住皮带轮的根部,利用顶丝的顶力和扒轮爪的扒力将电机扒出。该工具使用时,完全依靠扒轮器顶丝与电动机轴产生的旋转径向力,将皮带轮扒下来,由于扒轮器顶丝与电动机轴之间直接接触,旋转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操作起业非常费力,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使用撬棒进行扒轮,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轮扒轮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轮扒轮器,包括凹型架,所述凹型架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部水平放置电机轮,凹型架顶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矩形横梁,矩形横梁中部竖直贯穿固定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竖直向下螺纹拧合贯穿有螺纹丝杆;
所述矩形横梁上活动贯穿连接有两个关于内螺纹管对称分布的回型移动块,回型移动块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C型扒架;
所述C型扒架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竖直向下螺纹贯穿连接有夹持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丝杆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螺纹丝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型移动块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竖直向下螺纹拧合有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C型扒架相向对齐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螺栓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橡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型移动块底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C型扒架,C型扒架可以对电机轮勾住在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向上提起扒轮,方便快捷无需人工撬动。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二螺纹孔内竖直向下螺纹贯穿连接有夹持螺栓,夹持螺栓带动夹持橡胶块可以与C型扒架底部配合对电机轮进行夹持稳定,避免出现扒轮时,电机轮出现飞蹦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回型移动块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竖直向下螺纹拧合有紧固螺栓,回型移动块可以在矩形横梁上进行调节间距,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电机轮,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轮扒轮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轮扒轮器的矩形横梁与回型移动块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轮扒轮器的夹持螺栓在C型扒架上分布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混凝土围栏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具